|
在均胜电子生产汽车中控系统的精密仪器车间,工作人员正在仔细操作。我市拥有汽车零配件企业近3000家,目前正面临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记者 徐佳伟 摄 |
□记者 房伟 通讯员 储昭节 建立全市涉企收费目录清单、每年新增1亿元支持“机器换人”、建立重大新产品“首购首用”制度……昨日上午,我市召开全市工业强市建设推进大会,并下发了《推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多措并举力挺全市工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意见》共出台31条新政,涉及减税清费、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加强要素保障等8个方面。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意见》既有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工业发展政策的工作部署,更针对当前我市工业发展的矛盾和困难、企业的需求和呼声,提出了一系列更大力度的制度创新和改革举措,可谓“含金量高、针对性强、创新点多”。 亮点 1 建立收费清单、管线预埋改造费用打折等 ———减轻企业负担,切实减税清费 《意见》第一部分就提出要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并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如对暂时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按审批权限批准后,2014年底前临时性下浮一定期限的企业应缴纳部分的社会保险费。 此外,我市还将建立全市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2015年前,除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等情况外,全市暂停出台新增企业各类成本的政策规定。2015年底之前,对工业企业的供电、供热、供水、供气、电信、有线电视等管线预埋或改造费用按现行标准的70%收取。同时,将2012年至2014年三年暂免小微企业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改为长期措施。 亮点 2 支持“机器换人”、鼓励“首购首用”等 ———助力“宁波智造”,拓展内外市场 为全面提升我市制造业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意见》提出,我市将从2014年起,连续三年每年统筹新增安排财政专项资金1亿元,重点扶持以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效率为目标的技改项目和自动化(智能化)成套设备改造项目,并结合“两化”深度融合和大数据、云服务技术同步推进。 为帮助企业积极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意见》提出了“线上与线下、国内与国外、政府与市场”多层次政策扶持措施。其中,包括开展为期三年的工业企业“电商换市”计划,年均安排不低于1200万元的专项扶持基金。 此外,为加大自主品牌支持力度,对政府财政资金投资或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项目投资,按国产自主适用设备核定项目资金预算标准,并对我市成套设备、节能环保和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的重大新产品建立“首购首用”风险补偿和保险补助机制,设立“首购首用”采购平台,定期向全社会发布重大新产品目录,采购人通过平台采购或定制采购并首先使用的,给予一定补助。 亮点 3 落实“4+4”三年计划、支持工业设计等 ———推进产业转型,加大有效投入 为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意见》提出要着重发展新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我市还将全面贯彻落实“4+4”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率先发展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和信息消费等新兴产业,并制定实施《宁波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和《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规划》,落实购置税优惠政策等。 《意见》还鼓励企业加大设计研发投入和支持工业设计企业参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用于工业设计的研究开发费用,可按照税法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设计企业,可按照国家税法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意见》还提出,要通过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优化项目空间和推进招商引资来加大工业有效投入,重点确保目前已有所回升的工业投资良好趋势和发展后劲,并在产业链招商、项目管理服务、空间优化布局、审批制度改革和投资监测分析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而为了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将企业开展发明创造、工业设计、软件开发等纳入技术改造范畴。 亮点 4 试行厂房分割转让、设立应急转贷基金等 ———确保要素支撑,强化全市统筹 为工业发展加强要素支撑,《意见》重点从科技、土地和金融等方面提出创新举措。从2014年起,市财政每年将安排1亿元资金,对成果供受双方按技术转让额给予一定比例经费补助。为提高工业土地利用率,将允许现有企业在符合相关规定前提下,压缩厂区绿化面积,新增工业用地绿化率不高于10%。小微企业创业园和集聚区中的整栋标准厂房产权,在符合相关规划并经审批后,可试行有条件分割转让。此外,我市还将研究完善政府应急转贷资金制度,每个县(市)区都要设立政府为主的应急转贷基金。 为落实各项政策,强化全市统筹领导,市工业强市办将牵头建立全市工业重点乡镇(街道)联络机制。与此同时,各个乡镇(街道)专职从事工业发展、科技创新、企业服务的工作人员将配强配足,每个以工业为主体的乡镇(街道)确保5名以上,其中工业重点乡镇(街道)确保有8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