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休闲·赏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8月24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神秘的石鼓与石鼓文

  □曲水

  

  北京故宫博物馆的石鼓馆内珍藏有10个先秦石鼓,此乃我国的镇国之宝。根据鼓身上的文字它们分别被命名为:作原、而师、马荐、吾水、吴人、吾车、汧沔、田车、銮车和霝雨。尽管石鼓上残存的文字很少,但观赏者若仔细辨认,依然会发现其书法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且石与诗、与字浑然一体,充满了一种远古天然的雄浑之美。相传这些文字乃周宣王太史籀的手笔,也正是因为这些刻字的存在,这批石鼓才具有了极高的文史价值和艺术收藏价值。

  石鼓文属于秦刻石文字,是书法家们所敬重的“圆笔书”圣典。关于这些字迹的刻凿年代究竟是在秦前还是秦后,考古界至今没有定论。但学界公认一点:石鼓文是我国最古老的石刻文字,是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这10个石鼓上分别刻有四言诗一首,共计七百一十八字,被认为是记叙周宣王出猎的场面,所以这些诗又被称“猎碣”。然而石鼓刻字毕竟距今年代久远,文字大多漫漶不清,残缺不全,后人所录也从无完整。北宋欧阳修录时存有465字,到了明代宁波范氏《天一阁》的藏本就只有462个字了。

  石鼓乃珍稀国宝,它的传承、迁运、保存颇有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渊源。最早是唐初,有人在陕西宝鸡发现了10个花岗岩质的石墩子,形状似鼓,圆而见方,上面还有刻字。因石鼓被弃在宝鸡的陈仓云野,所以石鼓也有“陈仓十碣”的别称。自此后,这石鼓上的古文字便对我国的考古学、文学、历史学、文字学、书法艺术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影响。先是唐代的杜甫、韩愈等大家为其赋诗。尤其是韩愈,他认为“安史之乱”后石鼓再现于世,极为难得,希望国子监祭酒能将它们移到太学保存起来。可这建议没被采纳。五代十国,战乱频仍,待得宋朝建立,爱好历史文学的司马池(司马光之父)在担任凤翔知府时,寻回了10个石鼓中的9个。到北宋皇祐四年,当时著名的金石收藏家向传师以原石鼓的拓片为线索,最终在一户屠户家中,将当作米臼兼磨刀石的“作原”鼓找回。宋徽宗执掌天下后,这个艺术家皇帝自然晓得石鼓的文化价值,便下诏将石鼓运到汴京,由金匠在刻文上浇铸黄金后移入内府保和殿稽古阁保存。然而不久金人到来,将石鼓掳去了燕京。金人不识宝,刮下鼓上的黄金后,就把这些石头扔在了一处孔庙中。直到了乾隆五十五年(1790),清高宗命人好生保存石鼓,还令工匠做了10个“仿品石鼓”。此后,又经过了几百年的风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石鼓随第四批故宫文物南迁至上海,后又迁往南京。抗战胜利后,石鼓回迁。1950年运回北京,至今存放在故宫之中。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