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人文·访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8月3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心说话是一种真诚的人生态度

———知名台湾主持人蔡康永访谈

  三江访谈

  人物名片

  

  蔡康永,1962年3月1日出生在中国台北,祖籍浙江宁波。台湾著名节目主持人、作家、设计师、演员、编剧。主持过众多知性节目,与小S(徐熙娣)搭档主持的综艺访谈节目《康熙来了》多次获得台湾金钟奖。曾5次主持台湾金马奖颁奖典礼。出版过多本散文著作,包括《痛快日记》、《LA流浪记》、《那些男孩教我的事》、《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和《有一天啊,宝宝》等作品。近日出版新书《蔡康永的说话之道2》。

  

  

  

  日前,他应邀来到宁波参加在奉化举行的“两岸经济文化高峰论坛”活动。

  □记者 陈晓旻

  

  记者:您这次应邀来宁波参加活动,作为宁波人,先给我们谈谈对于宁波的印象和感受。

  蔡康永:我是小时候从爸爸口中了解到宁波和溪口,包括宁波方言、食物等故乡印记。所以这次亲身到访,更有一种文化寻根的意味。故乡,是很多人的一种情结,这种特殊的文化纽带,连接了两岸多少人的情感与血脉。宁波非常美丽,家父如果在世,看到故乡越变越好,一定会很开心。

  

  记者:您的父亲蔡天铎就出生在宁波,后来去台湾成为一位有名的大律师,给我们讲讲您的父亲。

  蔡康永:爸爸在年纪很大时,才有了我这个儿子,所以几乎对我没有任何要求。我爸非常喜欢买书,但除了法律书,我爸却不怎么爱看其他的书,哈哈。也许这使我养成了随手翻各种书的习惯。另外,我爸爸大概因为在昔日的大上海求学和工作的缘故,养成了非常会招呼客人的能力,我从小被他训练,注意客人的感受。我后来当主持人,也许这样的训练也帮了我不少忙。

  

  记者:2010年,《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创下了图书市场的销售200万本的纪录,这本书也被评为“最有价值的职场书”,这次的新作《蔡康永的说话之道2》和第一本有什么不同吗?

  蔡康永:《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是我自身修炼的手册,公诸于同好而已。它没有解释“诚实”和“白目”(多见于台湾娱乐节目,用来形容那些说话不留心眼,经常说出事实而伤害朋友的人)之间的差别,所以我在第2集加以解释。

  

  记者:新书中您说领悟到的说话之道,就是“对你好”:因为我说得让你开心,你也会把我放在你心上。演练说话就是演练“如何和别人相处”,这是否可以看作是你的一种人生态度?

  蔡康永:我确实体会到:说话是做人的前哨战,说话不用心,就谈不上好好和别人相处了。所以,用心说话,就是一种真诚的人生态度。

  

  记者:两本书都是在教人说话,可见您是非常看重说话的人,您也说学会说话会让更多人喜欢。那您有没有因为说话不小心而感觉很尴尬的事情,最严重的一次说错话是在什么时候?

  蔡康永:有一次我在餐厅偶遇当年同班的女同学,见她与一个白发男子一起吃饭,我脱口而出:“陪爸爸吃饭啊?”然后才发现弄错了。于是一片沉寂,好尴尬!

  

  记者:很多粉丝认识您是通过《康熙来了》这个节目,这档节目在大陆也很火,对于大陆的娱乐节目您是怎么看的?

  蔡康永:我很喜欢《康熙来了》的自由自在,但我也和大家一样,对台湾整个电视制作的萎缩感到失望。当然失望的同时,看到大陆出现很多精美的节目,又觉得很高兴。《康熙来了》是每天播的节目,我从来都不期待它变得华丽或费事,如果它制作起来很费事,我和小S就没办法表现得那么即兴、放松。

  

  记者:今年《康熙来了》已经开播10年,对于一个娱乐节目来说已经很久,会不会感到厌倦?

  蔡康永:幸好没有厌倦,小S跟我大概没办法在厌倦的同时还能自得其乐地做这件事情。节目还在,就表示我们两个依然觉得它能带给我们乐趣。

  我原来是一个专访型主持人,很严肃的那种。演艺圈的人有另外一种乐趣,可以带给我们能量和快乐,所以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工作很有意思。而且小S是一位很神奇的人物,特别能够激发我们每个人心中不为所知的另一面。

  当然随着人生历程的改变,“康熙”带给我和小S的乐趣跟刚开始已经不同。别人觉得我们可能已经迈向娴熟于一切的阶段,可是我们还是需要有趣而轻松地看待人生。“康熙”从来不是强颜欢笑的节目,我们在节目里时不时会掉眼泪,会鼓励来宾讲他们真正的感受,不管是愤怒还是悲伤。我们主持人也会讲自己悲伤的事情,只是我们用开朗的态度去看这件事。我们不认为世界上只有开心的事,我们是努力地用开心的态度去看待人生本来会发生的生离死别、生老病死。这个态度是我和小S现阶段所格外珍惜的东西。

  

  记者:您主持的时候,有些嘉宾声泪俱下,但您自己好像无动于衷,您是怎么看待这种反应的?

  蔡康永:煮菜的厨师,要注意客人吃菜的反应,不一定要陪客人一直喊甜喊咸,哈哈。如果所有的主持人风格都一样,那对观众而言太乏味了。

  

  记者:您有多重身份,主持人、作家、设计师、演员、编剧,更喜欢哪个?

  蔡康永:最喜欢写作,靠自己努力就会有成果。我倒觉得,“跨界”未必是好事,我很推崇专注的人。我自己就是因为意志不坚,不舍得拒绝很多邀约,所以尚未成为了不起的作家。

  

  记者:您写过《蔡康永爱情短信》,里面有许多对于爱情的忠告,您是怎么看待爱情的?

  蔡康永:保持一定程度的神祕,保持对方对你的想像空间,令对方渴望更了解你,这样的状态是最好的。令我们觉得人生是值得的,那就是好的爱情,也是给你幸福和正能量的那种。

  

  记者:说话是主持人的基本功,您自己是如何练习说话之道的?

  蔡康永:我练习说话的经历,是从小学开始就被学校押着参加演讲比赛,要长时间对着镜子演讲,检查自己的表情、手势。另外,也要听自己演讲的录音,以及去听之前其他获胜选手的演讲。进中学以后,我又被学校指派参加辩论比赛,于是开始研究如何在说话时布下陷阱让对手中计,以及如何防范对手布下的陷阱。

  演讲比赛和辩论比赛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于是我又开始练习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一件事讲清楚。我一点也不喜欢这些训练过程,离开中学以后,也极力避免使用那些我学到的僵硬的技术。但我也知道,除了我们这些参加比赛的选手之外,其他同学在求学的过程中很少接受说话方面的训练。

  我后来做了节目主持人,不可避免地会常常看见自己讲话的样子,听自己讲话的声音。我甚至有一个习惯,录影后回想一下刚刚哪一段讲得不妥、得罪了人,或者没有达到该有的效果。当然,就算我不愿回想,不高兴的观众也会提醒我又犯了哪些错……也许就是这些经历,让我有资格说:说话可以练习,可以“擦保养品”,可以“修剪发型”。也许练习的过程有点勉强、有点辛苦,但绝对不会比减肥整形来得更辛苦,而且效果会一直持续,既不像整形那样,要定期花钱受苦,也不像节食减肥那样,动不动就担心会胖回来。

  

  记者:为什么《蔡康永的说话之道》那么受欢迎呢?

  蔡康永:我当初完全没想到这本书会成为我所有书中最多人买的书。我猜很多人想好好学说话之道,可惜学校没有教。我每次写书,都想写本“我自己也想看”的书。《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就是这样的书,是写给对生活保持着好奇和期待的人。身边的人开心,自己才会开心。

  

  记者:在您看来,普通人应该怎样来修正自己的说话方式呢?

  蔡康永:想起了前几年有两部得到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都是在描述英国政坛大人物的故事。一部是《国王的演讲》,讲的是说话严重结巴的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如何克服口吃,对全国发表演讲;另一部是《铁娘子》,讲的是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从政生涯,片中描述了她为了增加自己的权威感,被要求受训把声音变低沉。即使连英国的国王和首相这样的人物,都要等到政治生涯的最关键时刻,才迫不得已开始调整自己说话的腔调和音质。可以想见,普通人对说话这件事有多随心所欲了。但是说话确实太重要了!

  练习说话方面,请从“照镜子”开始吧!现在手机录音很方便,把跟人讲话或者重要的讲话录下来听听,其实就跟把自己的歌声录下来听是一回事。还有一种更好的“镜子”,就是让那些听过你讲话、跟你聊过天的熟人,坦率地告诉你他们平常听你说话,有什么样的感受。这会比你自己听录音更有用,毕竟话本来就是说给别人听的。

  时刻记住:“听”比“说”重要;“心到”比“口到”重要。

  

  记者:您接下来想写什么书?

  蔡康永:长篇奇幻小说。想好了我的故事结构之后,我就大量阅读奇幻小说。我很害怕最后出来一个别人写过的东西,所以我在出书前常常会在书店里面,无意识地在书架中间游走两三个钟头,看人家取的书名,封面长什么样子。我就是不想跟人家一样。我念完文学史,又念电影史,完全知道大部分的人以为自己很原创,其实都是出于无知,古人早就做过这个事情几百遍了。做和别人一样的事情对我来讲,不是很有乐趣的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