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人文·地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8月31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爵溪古镇

  古镇配图 记者 龚国荣 摄

  □张丽红  

  

  爵溪位于象山半岛沿海中部偏北。据《象山县海域地名简志》介绍,爵溪有岛礁七十三个。它三面连山,一面临海,在古代称得上是世外桃源。上世纪80年代当地在龙头岗建造盘山公路,90年代又在炮台山下开通了隧道,爵溪才真正成为象山城区的咽喉之地。炮台山因明清烽堠命名,烽火台台基八尺见方,用重几百斤的巨石堆砌,蔚为壮观。爵溪临大目洋,海域面积广阔。渔汛到来时,在城外的沙头上,渔船云集。在埠头上,在狭窄的道路上,渔网到处悬挂着,人们在晒网、补网、栲网,忙得不亦乐乎。

  爵溪是个古镇,不仅自然景色千姿百态,而且文物古迹众多。在郁郁葱葱的“城里山”,有建于公元530年前的玉泉、蓬莱两庵,为爵溪镇八景之一。有古诗云:“玉泉一水胜丹山,瀛海嘉人共乐怀。欲说透瓶烹待客,栏边小坐竟忘还。”庵内玉泉井至今大旱不涸,清澈甜美,实为“瀛海之胜”。爵溪有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其中“四奇”非常有趣:

  一奇:城有五门。古代建城,按东、南、西、北开四门,而爵溪建于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的抗倭古城却开五门。有人说,爵溪只有三门而无北门,其实,爵溪不但有北门,而且还是二座门,保留尚好。现通往城北工业区的北门,城门两旁有石柱,中间有槽,若封城时可用厚板在槽中闸上。而一座鲜为人知的北门则在城里山城墙的最高处,城门呈竖立的凹凸状,远看无门,走近拐弯即可出得城去,此北门设计独特,原因有四:一是风水,二是防风,三是隐蔽,四是后路。早年爵溪人去北门砍柴、种地多从此门出入,现因柴草茂盛,山道荒芜,很难找到。

  二奇:话有四们。以独特方言著称的爵溪,不但城门比别处多一门,而且连说话也比别地多一们。爵溪城内的原住民,其祖先多来自河南开封等地,明抗倭留住下的官兵,清及民国时,温、台渔民大量涌入。南北语言交融形成一种独特语种,清代钱鸿宾《爵溪怀古》诗曰:“人音非土著,信国古屯营。”指的是人言语至今皆汴音。汴是河南市的别称。汉语中人称的复数中只有“我们”、“你们”、“他们”,爵溪人话中还有一个“谁们”?这个谁们是问还有别的什么人。

  三奇:十二生肖均有地名。在爵溪境内的地名,十二生肖一应俱全,子鼠在半边山的老鼠山;丑牛有二处,即牛礁、牛昌;寅虎有三地:虎岩、老虎窝、老虎洞;卯兔有兔岩;辰龙有九个地名,即龙头岗、龙葱山、水龙岸、地龙山、二龙山、沙龙、燥阁龙洞、青龙头、伏龙庵,可应了龙生九种之说;巳蛇地名有二,扑蛇头、蛇礁;午马有三,即马糟嘴、马鞍岗、马格礁;未羊有羊背山;申猴二只,即大活孙、小活孙;酉鸡有鸡礁;狗有狗脚山、狗洞山;亥猪有青门外的十八只猪礁。

  四奇:奇岩怪石,冠名也奇。爵溪三面环山,东濒大海,地势险要,奇岩怪石像形赋物、维妙维肖。镇西前岙岭道口,南北有二块巨石屹立,南称卧虎,北曰龙头,故素有龙虎把门之说。在黄岑岙山中,更是奇石嶙峋,有如苍鹰傲立,或像猴子拜佛。另一山顶一巨石更像河姆渡遗址,我看却像女娲补天石。山有凤凰山,石称麒麟头、狮子头等。一个小镇有如此形象的地貌及名称,在别处很少见到,足见这个古老小镇深厚的文化底蕴。

  进入街区,你会被一座古朴庄重的亭楼所吸引。此亭建于清咸丰年间,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街心戏亭。这里以前是城防官调兵遣将的指挥中心,逢年过节则成了戏台。

  街心戏亭在城内十字街口,亭由此得名。爵溪历史上建所筑城,所城北高南低,蜿蜒而下,形如船,故又称船城,亭处“船”之桅杆处,又称桅亭。戏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街心戏亭坐北朝南,呈正方形,台基占地80平方米,亭高10米有余。亭子东、南、西三面临街,演戏时百姓就在三街看戏,有街楼的,则在家中临窗观看。逢春节、七月半等一演就是半月,南庄平原的乡民也常赶来看戏。北面有过街楼式厢房4间,供演员化妆、休息所用。

  远远看去,街心戏亭重檐亭子,攒尖顶,上安葫芦形宝顶,墨色筒瓦,雕梁画枋大金大彩。下层檐脊饰有含珠龙头,栩栩如生。整个亭子雕刻精巧,且刷以大漆、贴以金箔,再加四方横额又画以各种重彩的神话传说、戏文故事、花鸟虫鱼,华贵而典雅,巧趣横生而不失热闹,是具有宁波地方特色的建筑一绝。街心戏亭历经沧桑,几经修缮,今存的戏亭重建于清咸丰年间。

  东行穿过古城门,登临明代建造的古城墙,远眺浩淼的东海,则可见海天相连、渔帆点点。南首龙冲山岗和北边周家湾山麓两座对峙的烽火台,傲然挺立,遥相呼应。脚下依山而筑、蜿蜒曲折的古城墙爬满了青藤,和城外曾经是十里平沙、鸥翔浅滩的景象形成强烈的对比,一刚一柔,一雄奇一绮丽,使人留连忘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