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小记者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9月06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鹤小学专辑

  白鹤小学大队部开展

  “培养学生公共空间意识”德育活动

  

  为了将鹤苑学子打造成为高素质的现代人、社会人,从上学期开始,大队部开展了“培养学生公共空间意识”活动。

  立足童真,打造充满趣味的公共空间

  巧手装扮校园———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学校倡导由学生自主打造,依托多样漫画载体,如纸盘画、废旧瓶子创意画、PC管造型画等来装饰自己的教室及学校的公共空间,让活泼的童心尽情释放,打造深受学生喜爱的童真校园。

  明确划分区域———学校又从空间和功能两方面对校园内各个区域进行了合理规划———“童趣乐园”活动区(操场、篮球场、排球场)、“童梦编织”学习区(教学楼、走廊、心理辅导室)、“童真烂漫”艺术区(队员活动室、音美教室)。

  雨润童心,养成规范自主的公共行为

  广泛宣传,形成共识———在宣传公共意识过程中,大队部充分利用“童心童话”广播站和队长学校这两个学生自主管理的平台,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寻找、发现、分享社会、校园的“公共空间”问题。

  礼仪监督,养成习惯———《鹤鹤漫话日常规范》是我校师生创作的漫画规范,学校以此为管理依据,督促完善队员们的空间行为;并充分利用“鹤苑微拍”、“大眼睛曝光台”等平台,让公共意识传播到每一位队员眼里、心里。

  激发童趣,成为主动传播的公共“使者”

  特色活动,添砖加瓦———“男孩女孩节”、“特色文化月”是学校为学生量身打造的富有童趣的特色活动。让男孩多一份绅士,学习礼貌地去对待身边的人;让女孩多一份婉约,轻声细语,给校园增添一道和谐靓丽的风景线。在特色文化月里,我们共同学习、表演各国文化,在学习中获得文化礼仪的浸润。

  媒体助推,扩大影响

  大队部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将校园公共空间开展情况发布到这些媒体平台,并定期创设热点讨论,欢迎更多的人加入到践行公共空间意识的队伍中来。通过网络的力量,将我们的德育特色推广出去,传播给更多的人,以达到本次德育活动的最终目的。

  白鹤小学小记者 指导老师 王洁琼

  

  请爱护公共自行车

  303班小记者 胡剑涛

  

  去年9月,宁波市第一批公共自行车正式投入使用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公共自行车的用途吗?它可以方便市民们短距离出行,同时做到低碳环保。这种“绿色”交通工具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但我在生活中却看到了不和谐的画面。

  有一天,我和妈妈在去超市的路上慢悠悠地走着,突然听到有人在背后大喊大叫:“快点让开,别挡道!”我回头一看,吓了一大跳,只见一位中年叔叔在公共自行车的车篮子里放了很多东西,包括一根约2米长的铁管、许多钢管和零零碎碎的工具。看着摇摇欲坠的车篮子,真是不忍目睹,我心想:这位叔叔,公共自行车怎经得住你这样折腾?

  公共自行车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希望大家都能爱护它,不要给它过分的“压力”。只有大家精心呵护它,它才能更长久地服务于大家。我在此强烈地呼吁:请大家都来爱护公共设施,争做文明的公共人!

  指导老师 邵雪燕

  素质不需要提醒

  503班小记者 王博源(证号16773)

  

  放假啦!我和家人一起去澳大利亚著名的城市墨尔本旅行。

  到了墨尔本的第二天,导游带我们参观了许多景点,真想不到,我竟然在这里看见了汉字!不过也挺奇怪,为什么不列出英文或者其他文字呢?走近一看,原来垃圾桶旁边的墙上竖着一块牌子,用汉字写着“请不要往里面吐痰”。我还连续看到了几处写有汉字的牌子,内容差不多。

  我的心里不禁打了一个寒颤,第一个感觉就是和我的自尊有关。澳大利亚人懂得扔垃圾有什么规矩,他们不需要提醒,而中国人却需要。这时,正好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人路过垃圾桶,“呸”一声,他便将痰吐到了垃圾桶那层用来掐灭烟蒂的细沙上。迎面又来了一个外国人,他先将痰吐到纸上,再把纸扔进桶中。这个外国人和刚才那个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回国以后,我突然发现,那样的提醒在国内比比皆是:“请勿闯红灯”、“请给有需要的人让座”、“请勿随地吐痰”、“请勿在此吸烟”……

  我认为,素质不需要提醒。作为21世纪新人类的我们,不应该随波逐流,更应该多督促自己,做个文明人不需要任何文字来提醒。指导老师 乐君娜

  

  由“打喷嚏”想到的

  202班小记者 郑依依(证号16761)

  

  “阿嚏!”饭粒伴着响亮的喷嚏喷在饭桌上。“哎呀!小郑同学你好脏啊!”妈妈的“唠叨”迅速在耳边响起。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羞红了脸,赶紧抽出纸巾擦拭起来。

  其实我是想拿纸巾捂住嘴后打喷嚏的,但是可恶的痒痒虫捣乱得厉害,来不及遮挡,于是饭粒就喷撒在桌上了,可真难为情呀……妈妈耐心地收拾好桌面后,对我说:“打喷嚏是人体受外界刺激时无意识的反射,是很自然的现象。但应该记住,飞沫中有许多细菌,任何情况下不可以对着他人,要用手或者纸巾捂住。对着他人咳嗽、打喷嚏都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我点点头,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文明无小事,心中时时有他人,我们每个人都要加强公共空间意识,努力争做文明小公民。指导老师 沈爱运

  

  马来西亚人的公共素质

  301班小记者 杨依灵(证号16701)

  

  去年暑假,我们一家来到马来西亚游玩。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让我难忘的不仅仅有碧蓝的大海和洁白的沙滩,还有马来西亚人的公共素质。

  记得那次,我们一家人去海上钓鱼。走在海边那洁白的沙滩上,一路满是贝壳,时不时还有几只小白蟹爬出来和我们一起看着沙滩的美景。远远望去,海滩上没有一点垃圾,我也没有见到任何一个人在海滩上扔垃圾。

  开始海钓了。我们把线扔下去之后不久,突然,只见妈妈抓住鱼竿,向上一提,一条小鱼就挂在了她的铁钩上。我正想把那条小不点放进鱼桶,没想到立即被开船的叔叔拦住了。叔叔说:“在马来西亚有规定,不能伤害小鱼和稀有鱼种,不然大海里的资源就会马上枯竭的。”我二话不说,把小鱼又送回了大海。

  海钓结束后,我们又回到了沙滩上。我想买个漂亮的贝壳做个纪念,可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这样的小店。我想:这正是马来西亚人对大自然的尊重吧!

  在公共场所做到不随心所欲、不随地扔垃圾、放小鱼一条生路、不为了利益而破坏自然,这些难道不就是马来西亚人的公共素质吗?指导老师 朱亚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