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金晓/文 胡龙召/摄) 20多年前,他因主演电视剧《济公》而被广大观众熟知,并被誉为“活济公”;20多年后,他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并塑造了另一个经典角色“弘一法师”李叔同。他就是著名表演艺术家游本昌。昨天上午,携话剧《最后之胜利》来宁波义演的游本昌接受了记者专访。虽然已是81岁高龄,但游老精神矍铄,思路清晰。 “不是我选择了济公,是济公选择了我” 游本昌的演艺生涯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他以全优的成绩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之后就登上了话剧舞台,先后在《一仆二主》、《英雄列车》、《百丑图》、《棠棣之花》、《大雷雨》、《黑奴恨》、《桃花扇》等话剧中扮演了各种角色。接拍电视剧《济公》时,游本昌在话剧舞台上已经活跃了30个年头。 那时为何会跨界出演电视剧《济公》?面对记者的提问,游本昌思索片刻后,笑着说:“不是我选择了济公,是济公选择了我。”事实上,在拍这部电视剧之前,他对“济公”并不陌生:小时候,他听过京剧版的《济公》,还听过苏州评话名家沈笑梅讲的《济公传》。“51岁那年,我想到过要演济公,没想到52岁时就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获邀加盟1985年版电视剧《济公》。大家看到《济公》时,我已经53岁了。”这一过程,在游本昌看来,是一种冥冥之中安排好的机缘。 济公是游本昌演绎的第80个角色,这么多年来,游老一直在向“济公”学习,并逐渐领悟到“所谓济公,就是济世为公”。他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说,济公不仅仅是一个人物形象,更是一种大公无私、扶危济困的精神的象征。这番领悟,对游本昌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带给他一种身心的改变。“可以说济公改变了我的世界观、人生观、艺术观,从而改变了我的性格乃至人生”,游本昌感慨道,济公是一个值得他一辈子去演绎、去领悟的角色。 《济公》曾在天童寺和阿育王寺取景 以“济公”一角红遍大江南北后,游本昌却渐渐淡出了荧屏。“因为我在大学学习期间,就不想当明星。当时,我们受的教育就是努力成为一个艺术家。”在游本昌看来,无所谓“淡出”还是“淡入”,重要的是内心热爱表演艺术这份事业,从而认认真真地去演好每一出戏。 2010年,游本昌带着新剧《最后之胜利》重登话剧舞台,不仅收获了观众的好评,而且还荣获了第二届全国戏剧文化大奖优秀剧目奖。《最后之胜利》讲述了近代佛教高僧弘一法师晚年的故事:72年前,弘一法师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威胁利诱,决心以殉教相抗争。在生命弥留之际,他写下“最后的胜利”五个大字,鼓励国人坚定信念,抗战必胜。正是这份爱国心,让游本昌深受感动,从而出演了弘一法师这个角色。 《最后之胜利》将于今、明两晚在宁波大剧院进行两场义演。这是这部话剧首次来宁波演出,游本昌说,选择来宁波演出,不仅是因为宁波中华文化促进会宗教工作委员会的盛情邀请,而且也缘于他对宁波这座城市的喜爱。此前,他曾来过宁波多次,印象最深的是1985年的那一次,“当时是来宁波拍电视剧《济公》,我们在天童寺和阿育王寺都取了景”。尤其是在天童寺时,他曾与寺内大殿中的一位和尚就对济公的认识进行了一番谈话,让他对演绎济公这个角色有了更深的认识,至今他依然记得当时的谈话细节。同时,阿育王寺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我在阿育王寺拍了一张剧照,现在还保存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