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关 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9月09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学期,“潮”教师亮相课堂

他们富有创意的上课方式成为一道风景

  臧李俪在指导孩子们作文。 记者 成良田 摄
  郭琛带领学生到菜场上数学课。 记者 龚国荣 摄

  □记者 成良田

  通讯员 庄文婷 麻万掌 池瑞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教育之本。宁波中小学有4万多名专职教师,在这些老师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仅有高尚师德,而且思想活跃,勇于创新,善于把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融合到教学之中。新学期伊始,他们新奇的课风,新潮的教学形式,新鲜的教学内容,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本文报道的语文教师臧李俪和数学教师郭琛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

  语文老师臧李俪 作文课上听音乐做蛋糕

  臧李俪拉下窗帘,关掉所有电灯,明亮的教室顿时暗下来。在她身后,同学们用疑惑的眼光互相交流着。

  9月4日上午,鄞州区塘溪镇第二中心小学403班教室,语文老师臧李俪正给孩子们上一堂另类的作文课。

  “老师这是要干嘛?黑洞洞的,像是到了晚上。”同学们忍不住议论着。

  正当同学们疑惑不解时,臧老师放起一段精心剪辑的音乐:虫鸣,车响,雨声,女人的喊叫,孩子的啼哭……渐渐地,声音越来越轻,趋于平静。

  同学们趴在桌上,全神贯注地倾听,面带微笑,仿佛夜已深沉。这时,臧老师重重地敲击门板,提问说:“同学们想象下,谁来了,发生了什么?”

  孩子们意识过来,上作文课了。“外星人坐着UFO来地球做客”、“也许是隔壁家小孩的恶作剧”、“昨晚作业做得不认真,臧老师来家访”,学生华俊杰不好意思地摸着脑袋回答,引起学生们会心大笑。

  思维的火花四处飞溅,各种想法争相涌现。“不同的访客们在深夜来访,究竟会发生什么事呢?”臧老师适时点拨。孩子们嘴角噙着笑,拿起笔,写下自己的所想所感。就这样,《外星人来访》,《哎哟,老师来我家》,《小淘气》等一篇篇生动的作文跃然纸上。

  这是臧李俪的“情景式作文课”,这名“80后”语文老师,有感于农村学生写作文“见识少,没啥内容写”的问题,大胆改变传统作文教学,用情景模式上作文课,“让孩子们爱上写作”。

  “以前的作文课就是按教案照本宣科,先读读优秀作文,再给孩子列个提纲,提供几个好词,介绍几个好句,然后让孩子写。”臧老师说,这样做仅个别优秀学生会真实写出自己的想法,大部分学生敷衍了事,写得很糟糕。

  作文是语文的重中之重,每年要求上16节课。臧李俪几乎每节课都会创设这些情景,想方设法让孩子开拓视野,积累写作材料。

  “我买了棉花糖机、蛋糕机和孩子们现场做,还将音乐、魔术、艺术表演等元素融入作文课堂,课堂就充满活力。”臧老师说。

  不仅在室内创设情境,臧李俪还利用学校地处山区,亲近自然的地理优势,把作文课堂搬到户外。她让孩子们投身美丽的大自然当中。

  数学老师郭琛 把数学课堂搬进菜场

  “明天的数学课,我们在菜场上,请同学们准备20元钱和购物袋。”9月4日,家长王女士收到老师的通知时半信半疑,数学课干嘛要去菜场上呢。

  细细打听,才知道这是一节有关认识和使用货币的数学课,主要检验孩子对货币认识和使用的掌握情况,让孩子们实地演练如何买菜、如何算账。

  在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五天,江东外国语实验小学204班的学生,一个个手提购物袋,拿着钱包,在老师郭琛的带领下,来到学校东面的百姓菜场上课。

  “黄瓜多少钱一斤?”学生郑诗苗指着黄瓜问。得到答复后,没多问就拿了两根,上秤,算账。“两块七吧,来,给你五块钱,再找我两块三。”

  郭琛站在学生旁边,不时提醒孩子们,要问清楚价钱,如何算账,该找零多少等。

  郭琛表示,传统的数学课就是在课堂上讲讲,仅仅停留在书面上、课本上。一二年级小朋友更喜欢形象的东西,在教一些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时,如果能把数学课堂搬到课外,可以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在认识了人民币之后,我就想领着他们到菜场买菜,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激发孩子们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态度。”郭琛说。

  在任教研组长期间,郭琛根据年级特点,把数学知识融入春游实践活动,如三年级的孩子带着指南针进行实地绘图练习,让孩子们在指南针的帮助下分辨方向,然后以自己所在处为标准,分别画出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8个方向的景观。二年级孩子以数学日记形式,记录春游的整个行程。

  创新课堂形式,把课桌排成围坐式,采取小组合作教学;布置感恩作业,让同学们每天为自己的家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孩子们的孝心;开发“成长银行”评价体系,每个班在各行行长的率领下以储蓄的形式把自己在学校、家庭、社区的表现进行存储……郭琛不停地为教学注入新的内容和形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