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休闲·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9月14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音乐的想象,对艺术的陈说

———读马慧元《音乐的容器》有感

  □清欢

  

  我对西方音乐是个门外汉,但即便是品味这样隔行如隔山的内容,马慧元的文字也叫我颇感趣味,甚有收获。这本《音乐的容器》是一本关于音乐、文化和历史的非典型性随笔集。也就在这时我才知道:作者马慧元就是网络上那位乐评达人“管风琴”,且是一位女士。而非我想象中一直认为的绅士———她的文字真的很富有绅士的谦雅态度和高韬风致。

  说马慧元的随笔“非典型性”,是因为她的文字无所拘牵,有“我手写我口”的浪漫气质。既不讳言自己耳濡目染形成的,也许有些偏狭的个人喜好,也不掩盖在旁人看来会觉得不甚正确的各种见解。这位身为软件工程师的音乐爱好者对那些古典作曲家、演奏家的人生履历,生活境况,事业成就,乃至生活八卦有着如数家珍的功底。同时,她的这份近乎痴迷的爱好也引领其对诸位艺术家奥妙人生背后的境界保持着孜孜不倦的探求欲望。与其说她在随笔中写出的是个人的感受,不如说她在用文字和同好们探讨———探讨艺术之为艺术的根源和真谛,探讨历史评价艺术的角度和态度,探讨时代演进过程中,音乐流派盛衰起伏、流转进步的规律,还有个体理解的眼光在宏大艺术史中究竟占据着怎样的地位,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虽然笔者在西洋音乐的专业赏鉴方面力有不逮。可我相信艺术门类之间是具有互通性的。书中不少内容我可以从同属艺术范畴的绘画、书法、文学等方面去联想,从而推测作者那些个体感触的形成是否具有牢靠的现实依据。在《闲话奥尔夫》一文中,马慧元曾惊诧一个列于纳粹麾下,被当成政治工具的音乐家居然也同时写着儿童音乐。而且“他的‘元素音乐’思想主要是把跳舞、唱歌、诗歌朗诵、体操等活动结合起来……用‘直接动手动脚动口’的方式引导小孩感受节奏,其中还有一定的思考要求,音乐舞蹈体操交朋友一起学,不仅引向调性、和弦、节奏,还暗暗地触及了宽广的历史,一些古老的曲式和音色都暗含其中,比一般成年人接触的古典音乐会还丰富”。现实证明:这些音乐对于治疗自闭症儿童的病症发挥了极大作用。疯狂的奥尔夫还写出了能被列入“十大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的传世杰作《博伊伦之歌》。这位纳粹音乐家的人格和履历与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在教导后来成为钢琴家的儿子傅聪时所说的“先做人,后做音乐家,再做钢琴家”的训导大相径庭。马慧元由此觉得:人性实在是可以包容很多矛盾,甚至能允许两个极端的同时存在。常言道的“人品和艺品的和谐”也许在很多时候是正确的,但历史总会时不时给出些反证,来说明此理绝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然而我们也无需遗憾,应该自然承认这种现实的存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潘岳、戏剧史上的阮大铖、书画史上的秦桧、蔡京和董其昌皆属其类。

  看马慧元津津乐道罗森塔尔、斯卡拉蒂、古尔德、莫扎特、舒曼、巴赫……会令人陡升羡慕之情,羡慕她欣赏层次的深入和丰赡。于是渐渐萌生一种有机会也要去现场聆听一场音乐会的欲望,看是否能感同身受作者在文字中弥散出来的惊讶、赞叹、批评和商榷,也领略音乐带给人的直接而朴素的快乐。“在某个时间、空间内恰好凑齐了变量,快乐就突然发生了。我并未因此更懂音乐,只是清晰地感知到了自己的存在和生命的可贵。”这种感触不是一套高档音响和一张精致光碟所能囊括和给予的,而必须由你自己主动去贴近音乐后,才有可能获得。

  马慧元自己也会演奏,这使她的书更添了一份“心摹手追”的诚挚。《音乐的容器》就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兼实践者在深水潜流般的爱意下,对那些风华绝代的古典派音乐家及其作品给出的各种带有现代视角的陈说。它以踏实的文字构建而成。这些文字包括了缜密的思路流转,冷静的叙述节奏和密集的信息释放量。即便是描述极难用文字尽数描摹的音乐,它依然是“实事求是”的。如在用到势必有所夸张的比喻、通感等修辞时,作者便尽量准确地将自己的感受传递出来,无虚夸,不煽情,不为讨好读者而减少对音乐术语的使用频率,也不为迎合当下,而使用那些时尚的网络流行语。这种写作极具传统精神的:精致、朴素、严谨、负责。

  马慧元说,每次重新欣赏某位音乐家的纪录片,或是再度聆听某位音乐家的演奏光碟,自己都会有别样的感受。她不愿放弃这种日益精进的理解和享受,所以就记录下来。不管这份感受是否很快就会被新的艺术理解所替代。起码,她享受了自我音乐审美的变化和提升过程。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