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休闲·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9月28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后一位大儒的心灵史

———读《梁漱溟日记》

  □高中梅

  

  日记作为一种灵活、自由的文体,活跃在五四以来的文坛,涌现出不少名篇佳作,如《鲁迅日记》等。手中的这部上下两册的《梁漱溟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是梁漱溟现存全部日记的汇编,是梁漱溟的人生实录与独白,更是最后一位大儒的心灵史。

  梁漱溟早年起即有记日记的习惯,但多有散失。梁漱溟现存日记,始于1932年,终于1981年,长达50年的行止经历及感受心境,在日记中都有朴实的记录。书中,有导读性质的前言和每一年的大事提要,有注释、人名索引,是了解20世纪中国社会与政治变迁的珍贵实录。还附有数十幅首次公开的梁漱溟私家照片,如考察山西村政,1949年迎接北碚解放,1973年参观毛泽东故居等珍贵的历史留影,为世人了解梁漱溟,提供了一个“窗口”。

  梁漱溟日记详细记录了50年的个人行止,具有真实不可替代的价值。梁漱溟出身于典型的中国式贵族家庭,到其父梁济一代,家道虽已中落,但梁漱溟仍拥有“君子”般的兼济天下感。1905年,还不到12周岁的梁漱溟,就已经上街参加民众抵制美货的运动。辛亥革命爆发前,梁漱溟就参加了同盟会。24岁时以中学学历执教北京大学,后来辞去教职,投身于乡村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梁漱溟的经历之丰富,精力之丰沛,令人叹为观止。

  梁漱溟日记也是20世纪中国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1939年,梁漱溟亲见民众生活之苦,萌生组织调停国共两党冲突,共同抗敌的想法,这在日记中有清晰的记录。新中国成立后历次运动,日记中对此或详或略或直接或间接都有述及。比如在“文革”日记里,1966年8月18日梁漱溟这样记着:“去北海未成,以天安门大会,无车可通故也。午后去政协参加学习会。”五天之后,“是日有大字报,要拆碑,限二十四小时。”这里的“碑”指积水潭南岸,梁漱溟父亲殉道纪念碑。

  “独立思考,表里如一”,不仅是梁漱溟的自我评判,也为后人所公认,其率真无伪、反躬自省之诚,在日记中多有表露。譬如梁漱溟在日记中自我反省:“夜醒后思年来俗念盈胸,没出息到家”,“我一生得力在处处‘有自己’,然而今日最大病痛亦正在脱不掉个人主义,‘不能没有自己’”,“有人纠正,思之不能释然,小气极矣”。而梁漱溟同时代的人对他的评价却非常高,费孝通说:“他是一个我一生中所见到的最认真求知的人,一个无顾虑、无畏惧、坚持说真话的人。”

  读这部日记,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个“真”字。梁漱溟写日记不是为了后来出版,而是作为生活的备忘录来写的。而他日记中的很多想法与他公开发表的都是完全一样,这是非常难得的。很多公众人物,有些时候人前人后难免会不一致,表面说一套,但内心想的是另一套———因而,梁漱溟在人格上真的是非常了不起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