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休闲·声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9月2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猿之别 虚实之间

———我看《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

  □陈 艳

  

  国人对猿类尤其是其长相似乎没什么好感。我至今仍清楚记得N年前硕士班某同学曾当我面嘲笑一个年长外籍朋友的长相,说他“长得像猿猴,没进化好似的”。真不明白她这种傲慢的优越感来自哪里。跟国人看不起或至少是不喜欢外形“丑陋”的猿类不同,好莱坞似乎有一种猿类情结,从1933年第一次拍摄《金刚》,到1968年拍《人猿星球》(五部曲),再到2014年的《猩球崛起2》,以猿类为主角的电影不下十几部。这些电影里的猿类不仅有思想,有智慧,还跟人类一样拥有丰富细腻的情感。看骷髅岛上的大猩猩金刚爱上女演员安·达罗并最终为之献出生命(King Kong,2005),你能不为之动容吗?这种电影美学里暗含了一种认知哲学———猿类是人类的表亲(cousins)。

  猿(ape),并不是一种动物,而是包括影片中出现的黑猩猩(如凯撒、科巴)、红毛猩猩(也称褐猿,如莫里斯)等现代猿类在内的13种大型高智能灵长目动物的总称。据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发表于《自然通讯》的研究成果显示,通过分离出区别人类和猿类的单个基因发现,“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共享了96%的基因,只有4%的基因为人类所独有,而其中很大一部分被标记为‘垃圾基因’。并且,人类和其他灵长类之间的根本性差异来自于单个基因即miR-941。当一个物种从另一个分离出来的时候,差异出现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复制或者缺失。然而,这种基因来自于‘垃圾基因’而且被认为在一个惊人短暂的进化时期中出现全部功能。”也就是说,作为拥有与猿类差不多基因的灵长类生物,人类不过是进化链条上“垃圾基因”突变的偶然结果。因此,猿类无疑是人类藉以反观自己的最理想的人类学对象;并且,从理性的、自省的角度来讲,人类确实更应该感到幸运而不是自以为是和傲慢无礼。

  作为2011年电影《猩球崛起》的续集,《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Dawn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讲述的正是人类如何饱尝自私、贪婪与狂妄的恶果。影片情节设定在前集结尾的十年后,“猿流感”病毒疯狂肆虐全球,十不存一的人类开始聚居在旧金山。而高度进化的猿族在首领凯撒的带领下也在人类聚居地附近的深山密林中建立起家园,这是凯撒的“理想国”,其准则是和平共处,拿电影台词说即“猿类不相残(apes not killing apes)”。然而有一天,随着一小队试图恢复位于猿族势力范围内的水电站的人群的到来,猿族家园的宁静被打破。人类与猿类开始遭遇同样的问题:是与对方和平共处,还是将对方赶尽杀绝?电影剧情的冲突从此点铺陈开来。

  由于各自在人类社会所受遭遇的不同,猿族内部分化成两个阵营即“主和派”与“主战派”。“主和派”以成长在友善的人类家庭并对人类怀有余情的凯撒为首,而“主战派”则以饱受人类摧残因而心怀憎恨的科巴为首。出于对人类的极度憎恨,科巴违背了忠于有救命之恩的凯撒的诺言,用计策成功离间了包括凯撒儿子在内的多数猿族部众,并通过利用人类的武器(枪)谋杀凯撒进而点燃了对人类的复仇之火———正如影片副标题(a revolt)所揭示。而在人类这边,情形也差不多,深受“猿流感”之害的大多数人无法接受被他们称之为animals(低等动物或曰兽类)的猿族的崛起,并最终迫不得已拿起武器抵御由猿族篡权者科巴率领的侵犯。影片结尾,在人类朋友的帮助下,凯撒成功剿灭了反叛者科巴。但是,两个敌对阵营中个体之间的情谊和信任已不能阻止已经点燃的战火,人猿大战不可避免。很显然,这将是第三部的重要看点。

  我无意发表已被无数人赞颂过的电影情节之紧凑,表演之精彩,特效之高超等陈词滥调。如果我们能更务实一些的话,这部电影实际上也能促使我们更多关注人类及其表亲猿类这一真实关系本身,并且会吃惊地发现影片中猿类对人类的仇恨并非子虚乌有,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正在上演影片中所展示的一切———人类对包括猿类在内的“异类”的种种侮辱、折磨及掠夺。拿在该片中承担军师兼后辈导师任务的“莫里斯”来说,对,就是有着一身红毛的那位。

  莫里斯从属于亚洲唯一的大猿族群———仅存于马来西亚婆罗洲和印尼苏门答腊岛丛林中、主要依靠果实存活的红毛猩猩(马来语意即“森林野人”),其中90%的野生猩猩生活在印尼。来自中央电视台的报道(2007)揭示了触目惊心的事实,“据世界自然基金会估计,过去100年间(红毛)猩猩的数量减少了91%,现在全球还剩下不到3万只。由于(红毛)猩猩的繁殖缓慢,所以死亡率增加1%,就可能导致整个物种在30年内灭绝。目前,生物学家和相关研究人员都估计(红毛)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所有这些大类人猿类将在未来10到15年内灭绝,这将是一个惊人的悲剧。目前对(红毛)猩猩威胁最大的是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地区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过去20年间,适合猩猩生活的雨林大约有80%已经消失了。而宠物买卖和野生动物肉的食用也导致(红毛)猩猩越来越少。”

  当然,以上只是人类自尝苦果的案例之一。事实总是无情地一次又一次证明了人类的无知、自私与贪婪是如何伤害到异类(如猿类)、自然及人类自己,而电影不过是藉一个案例集中地呈现了创作者的批判和反思而已。总的来说,《猩球崛起2》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承载了对人类与竞争者(animals)及其所共享的自然家园(地球)之关系与命运的忧思。一方面,人类对异类及自然的自私、残暴与疯狂掠夺制造了近乎毁灭性的灾难,而人类面对异类反扑(如“猿流感”肆虐)的仓皇结局则表明自以为“强大”的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其实是不堪一击的,事实上这种类似的地区性灾难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审慎处理和“异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是人类不得不重新考量的问题。

  同理,该片也在利用人类与异类的冲突故事引导观众思考:人类面对同类异文化族群之间的冲突又该怎么解决,是和平共处还是置之死地而后快呢。另一方面,影片更深层的旨趣在于对人性的反思,有趣的是这种反思是通过与“兽性”的类比来实现的,它借凯撒面对属下背叛与同类相残时发出的哀叹(“原来还是和人类一样啊”)讽刺了自以为“高等”的人类并不具备比“兽性”更为高级的属性,这实际上也是对人类道德水准的一次深刻反思与鞭笞。

  

  今年国内全年电影票房有望达到270亿元新高(目前已逾200亿元)的数据足以说明:走进影院看电影,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卫星电视带来的海量电视剧、海量视频网站提供的海量影视点播,将我们带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时代———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电影和电视剧带来的欢愉。精神产品的消费更需要交流,看了一部觉得有意思的电影或电视剧有了一些“想法”,不妨来这里与更多的人分享。来稿文体不限,写得在理好看就行,篇幅大概在1000-3500字之间,来稿邮箱:hxx@cnnb.com.cn。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