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垂落 梁溪 摄 |
◎童遵森 退休了,我就弄了一块地,面积不大,专门种一些不同季节的蔬菜供自家吃。 刚开春,妻子说今年我们种点儿芋艿吧,既可作蔬菜,又可当粮食。她已不知从哪儿弄来了五六十个芋艿种子,雷厉风行地,非让我赶紧去种,说播种季节已经晚了。这样一来,我不想种也得种了。 好多天后,妻子忽然问我芋艿是哪天种的?我努力地想着,也记不起确切日期了。她说,你不懂,种芋艿很有讲究,播种那天就是它的生日,记住,这天是不能触动它的,否则影响生长。我说你一个教书的,咋晓得这些。她便有些得意地笑着。 其实,我生在农村,生活工作在农村,对有关芋艿的一些有趣习俗当然知道。就说芋艿的生日这一说,在农村普遍流传着的,人们种下芋艿后,都会把播种日期号在显眼的地方,以方便记住。它的生日是以月计算的,每月的这天,便不会去芋艿地里或翻土,或施肥。据说总有人不信,偏拗着干,结果,芋艿就枯黄得没商量。我总觉得这有些玄乎,没什么科学依据。不过,我还是宁信其有吧,我才不想拿自己所种的芋艿做试验呢,万一真枯萎了,岂不前功尽弃了? 另外,还有一种禁忌,即“火日”也不能去芋艿地里干活,否则,也会使芋艿枯焦。何谓火日?历书里有记载,按八卦五行的金、木、水、火、土顺序排列,每行占两天,每十天时间里,就有两个并列火日,并且按此循环往复。这对很多人来说,就有些记不清了。那怎么办,笨人笨办法呗,如给芋艿施肥培土,就拣一个即将下雨的天气,或者干好活儿后,浇上水,这就没问题了,谓之“水克火”嘛! 别以为此举有些愚昧可笑,但仔细想想,其中还真有一些道理。因为,从植物的生理性能来说,芋艿虽种在地里,却是喜潮湿作物,泥土稍微干燥,又碰上猛太阳天气,芋艿叶片就会萎蔫。所以,就得时常浇水,保持土壤有一定的水分,特别是翻土后更是这样。古人以为,所谓的火日,肯定是芋艿的克星,如果动土后下了雨,或浇了水,那就以水克火,一物降一物,自然就给分解了。对于这一点,倒是歪打正着。 值得一提的是,在农历八月初三,是旧时民间信奉的灶王爷生日,各地都有不同的祭祀习俗,而我们这儿,就是用芋艿羹作为唯一供品的。理由是,农历八月中旬,该收的粮食与瓜菜都已收了,不该收的作物还早着,可谓青黄不接,只有芋艿尚可提前挖来吃,人们便用芋艿煮羹祭祀他了。 芋艿的生长期比较长。它一般在年前就得种下,最迟不能超出正月,否则就影响产量了。至翌年的农历九月中下旬才收获,整整就是十个月的时间,这是任何农作物所没有的。 芋艿的生长极为旺盛,故也很费肥料,你壅多少肥,它就能地上长多高茎秆,地下结多少果实。 另外,在长高了的芋艿地里干活,千万不能穿白褂子,从它茎秆里渗出来的汁液,俗称“芋秆汁”,呈深咖啡色,一旦染在衣服里,就甭想洗得干净。故此,人们去芋艿地里劳作,都会穿黑色衣服。 与同属地下块根的洋芋、番薯、萝卜相比,芋艿最容易贮藏,随便放在屋角落里,都不易腐烂,直到翌年的三四月份,也极少变质。即便在它刚开始发腐时,仍然可以食用,将它整个儿煮熟后,竟有一种特别的香味。俗话说“烂芋艿抵粽,烂番薯白送”,这确实不假,我们在儿时,都会抢着吃这样的烂芋艿。 再说说芋艿的食与味。提起这事儿,人们或许都会想到“闯过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这句俗语。老实说,我没吃过奉化的芋艿头,到底有多好吃我不得而知,但我觉得,我们这儿的芋艿真的味道好极了。眼下我种的芋艿就快丰收了,我是满心盼望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