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纪初在古堰东边新建的堰坝 |
□陈武耀 位于宁波南门奉化江西岸南塘河入江处的澄浪堰,始建于南宋开庆元年(1259),原名“郑郎堰”,又称“郑十八郎堰”,现为宁波市级文保点。 《四明谈助》载,郑郎堰,“南门外三里。《至正续志》作‘郑十八郎堰’,与隔江道士堰相对。凡西乡舟过江东者,必经此二堰。”可见它对贯通旧时宁波东西乡航运的重要性。 澄浪堰由南宋时庆元府(今宁波)知府兼沿海制置使吴潜督造。吴潜(1195-1262),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嘉定十年(1217)状元,后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成为赵宋王朝两位状元左丞相之一(另一位是文天祥)。他在宁波知府任内,兴修水利,重视农业,亲力亲为,有功于宁波,如对建于唐代的它山堰及配套工程进行修缮,另修“吴公塘”、大西坝等;在月湖平桥建水则碑,从此宁波城少有水患;在南门奉化江畔则造澄浪堰,泽被后世。关于澄浪堰,还有一个凄婉的传说。 七百多年前,鄞西一带常为咸潮所侵,大片农田被淹,影响农业生产,百姓生活艰难。吴潜到任后,决定在南塘河和奉化江交汇处建造一座堰坝以阻咸蓄淡。但筑堰打桩时因江流湍急,难以打下第一根堰桩,这使吴潜一筹莫展。有高人献策道:“若要定基,需用热血打桩。”于是吴潜出榜以重金招募舍命之士。当时南门外有一位叫郑十八郎的年轻人,为人忠厚仗义,深知海潮泛滥之苦,毅然揭榜,并谢绝重金,慷慨赴义,用生命的代价顺利打下了第一根堰桩。堰坝筑成后,鄞西一带再也未遭咸潮侵袭,百姓因此安居乐业。人们感念这位舍生赴义的年轻人,就将此堰定名为“郑郎堰”。 除了郑郎堰、郑十八郎堰,澄浪堰还有郑郎坝、郑家堰之别名。据《鄞县通志》记载:“郑郎坝旧称郑郎堰,俗称‘郑十八郎堰’。”又云“相传,系由鄞西山区18位郑姓山民来此经营车坝(古老的交通方式,借助人力辘轳或者牛力的车盘卷拉缆绳把船只拉过坝头)而得名”。这一说法与郑十八郎用热血打堰桩的传说有较大出入,当然两者都是传说,只能说明在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建堰不易,付出血汗甚至生命实乃常事。而因18位郑姓山民来此经营车坝命名郑郎堰或郑十八郎堰,亦在情理之中。说不定,两者兼而有之,故妄推测。 澄浪堰最初为土堰,后改为石堰,七百多年来一直起着“水溢则启,水涸则闭,使涝有所泻,旱有所潴,阻咸蓄淡”的功能,但对水上舟楫交通却带来不便,为此人们在堰坝上设人力磨坝或人畜力车坝,舟楫从涂有江泥的堰坝上翻过,以便续航。据工作人员介绍,车坝要等待时机,不是随时都可以车坝,主要看水位落差,一般小船可用人力拉上来,大船则要等到水位差大了才可过坝。为发展内河航运,有关部门于1959年把堰改建成过航坝,并改名为“澄浪堰”,寓“澄波碧浪,堰在其间”之意。上世纪70年代初,又对澄浪堰进行了改造,设电动升船机。有了电闸,车坝就更加轻松。新世纪初,堰东边新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堰坝,用条石砌成,堰坝上有闸门,上部改由钢筋混凝土浇筑,且装有轨道。古堰结束了历史使命。2010年10月起,有关部门花了三个月时间对古堰遗址进行了整修,将水道拓宽至10米左右。经修复,那些被覆盖的过航坝部分导轨得以重见天日,过江闸门也被移到岸边的土地庙前,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与澄浪堰相关联的是,那里的一个社区叫澄浪社区,路名有澄浪巷、澄浪南路、澄浪堰路。澄浪巷为一条百米长的社区小道,濒临奉化江西岸,弯曲狭窄,通澄浪堰;澄浪南路,东南起奉化江西岸原周宿渡渡口,西北至鄞奉路,因在澄浪堰之南,故名;澄浪堰路北起南永宁巷,南至澄浪南路,1981年定路名为澄浪堰,后改称澄浪堰路。还有一座桥叫澄浪桥,位于南塘河与奉化江交汇处西五六十米开外,桥身、桥栏均为水泥构筑,系老桥新造,原建于民国年间,今所见为近年改建拓宽,可通汽车。惟最中间的桥栏为民国旧物,上面所刻桥额“澄浪桥”三字系隶书体,由清末民初甬上著名书法家张琴题写,并有“共和纪元二十一年十月”小字。共和纪元即民国纪元,共和纪元二十一年为1932年,距今已有八十余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