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星期日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11月0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最初的空瘪到后来的鼓胀 又到如今回归轻薄

20年间,小小钱包演绎“变形记”

  严勇杰 制图

  □记者 崔凌琳 朱一丹/文

  徐佳伟/摄      

  

  钱包,是一直以来大多数市民随身携带的,承载着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所有日常开支的小包,长久以来,市民或许未曾注意到它有趣的变化。

  近日,记者带着“随身携带的现金金额及各类卡片数量”等问题,让30位市民翻开了钱包,随机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发现,就在日前刚刚出炉的本年度三季度经济数据中,无论是居民经济收入增长、社会零售消费总额上升,还是各类开卡增加、网络消费迅速发展,这些宏观大数据,其实在市民“钱包的变形记”中,早已有着充分的体现。

  问卷调查

  从对30位随机调查者的问卷结果显示,仅有8位随身携带的现金金额超过1000元,且这8人均为中年男性,相比之下,女性携带现金数量要稍少于男性;携带现金金额不足500元的12人中,主要为25岁以下或55岁以上的女性。此外,年轻消费者持有各类卡的数量要大于年长者。

  另外,统计显示,有一半的市民,其钱包中排列的卡片超过了5张,年龄分别在24至36岁之间,其中有两人各自向记者秀出了10余张卡片。对于日常的现金开支,男士主要用于烟酒、加油;女士则主要用于日常逛街、超市购物。对于卡片支付,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其消费用途的差异也依稀可见,其中,年轻人更倾向于在日常生活饮食、购物、网络消费中刷卡,而中年及年长者刷卡的主要用途是大型购物、生意及各类借贷支付。

  小巧玲珑的布制钱包

  “20多年前,家庭主要开销非常简单”

  陆阿姨 59岁

  “90年代之初,我差不多30几岁,孩子刚上小学,家里两个人上班,工资加起来也就200余元,加上当时消费水平低,揣在兜里的钱自然不多。”回忆起20多年前的钱包“轮廓”,海曙区老居民陆阿姨感慨颇多。

  “那个时候,花钱频率最高的就是家庭主妇们,但因为开销不大,大家的钱包里都不会放很多钱,所以,手里的钱包大都十分袖珍,甚至有不少是自己动手做成的。”凭着记忆,陆阿姨描述了自己20多年前用过的钱包模样———缎面提花,长度大约20厘米的布料,对折成一个正方形,订上一粒棕色的扣子。

  “那时候电器根本没有现在这么多,一个月水电煤花不了多少;要说穿着,一般过年才会买一两套新衣服,那也都是过年前两三个月提前准备好的;老伴抽5元一条的上游牌香烟;还有其它的日常用品都不贵,我们一家三口每个月日常花销加起来也就100多元。就拿买菜来说,像猪肉、虾蟹等,都是几毛钱1斤,所以一般来说,钱包里只要有几元的买菜钱就好,如果家里要请一两个客人,买上10多元的菜,已经相当丰富了。”陆阿姨称。

  要论大笔的开销,当时恐怕莫过于彩电、冰箱、电话之类。“还记得1991年前后,家里花了2990元买来了楼里第一个19寸的彩电,之后花了3000元初装费,装上了电话机,但这些花费都不在钱包的开销之内。”陆阿姨说。

  1994年起,市民人均收入有了明显提高,百元大钞也开始陆续出现在钱包里。随着开销的增加,人们的钱包悄悄变身。“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开始拿挂历纸折钱包,不仅外观洋气,尺寸正好能整张放下100元纸币,而且打开钱包,里面还有三到四个隔层呢。”陆阿姨称。

  事实上,记者了解,那个年代,皮制钱包被视为挺“高大上”的物件,尤其是女性市民都不常用。而如今,不仅是刚毕业的学生,年过花甲的老人,市面上更多卡通版花花绿绿、形状各异的钱包、零钱包已不知不觉成立收藏孩子们零用钱的“神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