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史娓超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网购大战即将重燃战火。已经连续火了6年的“双十一”,在疯狂拉动年末消费的同时,“先涨价再降价”等促销乱象也一直深受诟病。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发出预警,“双十一”禁止电商“先涨后降”虚假促销。 工商总局:禁止电商“先涨后降”虚假促销 “双十一”的狂热消费,大多来自价格的诱惑。日前,国家工商总局针对“先涨后降”等促销乱象,召集阿里巴巴、京东等10家电商企业,要求梳理以往促销中出现的问题,采取防范措施。 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甘霖在行政指导会上表示,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投诉统计数据显示,近两年的网购投诉逐年上升,价格、售后服务、商品或服务不符合约定等问题已成为网购问题的重灾区。 国家工商总局对电商企业提出,全面梳理近期网络商品价格,防范经营者采取“先涨后降”方法虚构优惠促销,欺骗消费者。必须在网站事先公布促销活动的期限、方式和规则,排查促销者的经营资质、身份信息。 消费案例:熬夜抢购的皮衣仅便宜了5角钱 “双十一”已经连续火了6年,在疯狂拉动年末消费的同时,“先涨价再降价”等促销乱象也一直深受诟病。 去年“双十一”期间,宁波买家谢女士在天猫某品牌旗舰店内看中了一件原价为2499元的皮衣。“当时关注这款皮衣很久,很早就放在购物车了。记得9月份时的促销价是1249.5元,临近‘双十一’的时候皮衣恢复了原价。最后熬夜等到11月11日凌晨,却发现‘双十一’价格为1249元,仅比之前便宜了5角钱。” 谢女士表示,这样的“5折优惠”玩的是先提价再降价:“电商这种促销方式实在不够厚道,特意熬夜结果白折腾一场。” 谢女士并非个例,家住鄞州区的毛女士在去年“双十一”期间购买一件棉外衣也遭遇类似情况。“之前的价格一直是322.8元,‘双十一’前再去看发现价格已经提升至598元,而‘双十一’当天的狂欢价就是598元基础上的5折,最后的价格是299元。虽说有一定幅度的优惠,但这样提价后再降价的做法难免遭人诟病。” 消费提醒:理性消费谨防低价陷阱 宁波市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在“双十一”期间,要谨防价格陷阱。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周丽娟提醒消费者,不要轻信超低价格商品,要主动规避一些消费风险及消费陷阱,比如先涨价后降价、低价商品缺货等。消费者在多重诱惑下,还应做到理性消费。要按照自身的实际需要和经济实力,制订购物计划。 “双十一”商品销量大可能造成货运积压,消费者常常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收货。对于急需物品,消费者可提前“错峰”购买。一些商家对“双十一”期间推出的特价、低价商品设置“商品损坏不退不换”等霸王条款,消费者应谨慎选择,如购物后遭遇此类情况,需保留相关维权依据。 此外,消费者要注意保存相关商品规格、型号、功能和价格等信息页面,商品交易(订单)页面,消费者与商家的聊天记录等电子证据。下单后,要保存相关电子单据票号。消费者收到商品应及时验货试用,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商家处理。若无法与商家达成一致,建议先申请退款,通过电商企业平台实施维权投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