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内知名电影研究学者戴锦华教授,日前接受《北京青年报》访谈,从盘点2014年的国产电影聊起。她认为电影是“国家文化生态和公众心理的终端显示屏”,这是她多年来始终关注电影的原因。她说,其他热卖影片的成功和《黄金时代》票房上的失败一样,展示的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及其问题。 戴锦华对今年的热门国产影片一一作了点评。她认为《黄金时代》的接受门槛的确有点高:影片要求人们了解萧红和萧红的时代,是某种与多重历史叙述的对话。影片最重要的形式元素———讲述者会不断撕裂封闭的电影世界,直面摄影机、直面观众,便旨在于此。她也承认影片有缺憾,有难度,比如营销定位、预期与影片的错位。但她依然认为,偌大的中国,如此的观众数量,《黄金时代》没有获得它可能的观众仍必须视为怪现象。 她进一步引申,“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文化的最大特征是历史纵深的消失”,她用“历史坍塌”来表述这一特征,并强调说,“我所谓的坍塌不是历史空间成了废墟,而是‘降维’为二维的扁平,犹如一幅图画,不再有纵深,无法进入,一个试图和历史对话的作品本身就会碰在图画所形成的墙壁上。” 戴锦华认为,其他热卖影片的成功和《黄金时代》票房上的失败一样,展示的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及其问题。她不认为几部票房大卖的“粉丝电影”的问题是“拜金主义”、“物质至上”,或“伪文艺”,而是相反:非价值化。 何谓“非价值化”?“《小时代》中的男装广告、女装广告与各类流行文本的搬用或拼贴、10分钟一个极度戏剧性的事件而后瞬间冰释;《后会无期》的汽车旅行展现的并非公路片必需的空间穿越与时间累积,而是一个悬浮舞台上的片段偶遇(有人称段子)。同样《心花路放》的‘公路’更是一个‘开心麻花’式的舞台……在我感知中,这与其说是价值取向的问题,不如说是非价值化的问题。其成功是在于以价值展览的表象拒绝了价值表述。”影片甚至无需(也许无能)提供一个完整的情节链所必需的内在逻辑与价值依托。“这是中国商业电影与好莱坞的巨大落差:因为,好莱坞电影立足市场的前提之一,是以某种超越性价值为内核,藉此支撑其人物情节、叙事逻辑。”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市场产业规模天文数字般的成长速度和观众数再惊人,也无法掩盖这样一个问题:众多的观众是某种意义上的“非电影观众”,缺少最起码的电影知识,更不要说文化。她举例说,“《后会无期》中贾樟柯出现的时候,相对于始终处于亢奋中的现场观众,对这个大噱头毫无反应。显而易见,他们不是我们所谓的电影观众,他们不认识明星级的封面人物贾樟柯,他们是韩寒带入的、为了韩寒而来的观众。他们兴奋的是他们或许已然熟悉的韩寒的段子。” 谈到第五代导演今年有多部作品上映时,戴锦华表示今年抱有期待的是姜文的《一步之遥》,侯孝贤的《聂隐娘》和张猛的《胜利》。“对张艺谋和陈凯歌,我久已不再期待。1987年我已在文章中写过,第五代作为一个艺术群体已经终结了,一个美学浪潮,《孩子王》和《红高粱》就已经标志着这个群体的解体。我们已不能对其作整体评价。因此不存在回归的问题,只是说他们作为个人创作。从语言风格、审美上,他们的基本特质都已经丧失了。” 本报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