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星期日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80后、90后相继入行

菜市场来了年轻一代

  王海珍

  □记者 朱一丹 彭莹 通讯员 张淑恩/文 记者 徐佳伟/摄

  

  “现在在菜市场里卖菜的,年轻人渐渐多了起来。菜市场也似乎有了新的活力哦。”日前,资深“马大嫂”罗女士这样向记者谈起她的新观感。

  翻阅宁波各大菜市场的历史,记者注意到,在宁波,大部分菜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上世纪80年代初之后逐渐建立起来的。悄然间,不少菜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都已经有30多年了,那些早期的菜市场菜摊摊主都已经成了父母辈甚至爷爷奶奶辈。而在他们因为年龄、身体原因逐渐退出时,80后、90后的“菜二代”和自主创业者开始出现在菜市场摊位上,成为老菜场里的新活力。

  与父辈们相比,他们更时尚,更阳光,也更有自己的想法。

  故事

  A  90后兄妹的菜场情缘

  11月27日上午9:30,越来越多准备中饭的市民涌入菜市场。

  鄞州区联心菜市场入口的第一个蔬菜摊位生意格外火爆,伴随着看摊的小伙儿一声声响亮的吆喝:“新鲜的白萝卜,水嫩的莴苣!”好几位大爷大妈争相挤入该摊位前选购蔬菜,一旁,则有一位更年轻的小姑娘也开始熟练地帮忙。

  今年22岁的魏海轮来自山东,是个不折不扣的“90后”,一年前辞掉工厂的工作之后,他和自己的妹妹开始了属于他们的创业———卖蔬菜。

  每天凌晨2点,魏海轮就起床开始准备去熟悉的蔬菜基地进菜了,“出门的时候,天上的月亮还很亮。”打理完货品到达联心菜市场已经凌晨4点,魏海轮却顾不上休息,还得抓紧时间整理摊位。“凌晨5点钟,妹妹也来帮忙了,大家一起整理摊位。有时候要一直忙到晚上8点。”直到把摊位的垃圾清扫完放到菜场的垃圾回收点之后,魏海轮兄妹忙碌的一天才完全结束。

  卖菜的生活挺辛苦,然而魏海轮的心里充满了干劲。“对我来说,卖菜也是一种创业,挺好的。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吃点苦。为自己奋斗,做自己的生意。”他说。

  “这个芹菜6元一斤,那个莴苣3元一个,还有白萝卜是一元五……”对于摊位里30多种蔬菜,魏海轮兄妹俩如数家珍。虽然当上“蔬菜新生代”的时间不长,魏海轮兄妹对“卖菜业务”已经十分熟悉。“一开始的时候,我连电子秤都看不懂,也会弄错价格,有时卖出去比进价还便宜了……不过只要用心去学去做,很快就熟悉了。”魏海轮说。

  魏海轮有着自己的生意经。“服务要做好,手脚要勤快。”魏海轮刚说完,一旁的买菜大婶叫了起来,“小伙子,这个莴苣不错,来一个。”

  “好嘞,需要削皮吗?”在得到顾客肯定的答案之后,魏海轮麻利地拿起削皮刀,飞快地削好了皮,“上面的叶子全部都留着,莴苣叶子嫩,炒炒很好吃,您拿好了。”

  对于蔬菜的摆放,魏海轮也颇有研究:“冬天是吃萝卜的时候,要把萝卜摆放在显眼的位置,这样不仅萝卜卖得好,还能吸引大家过来看看其他的。”魏海轮告诉记者,到了夏天摆放在最好位置的就是玉米了。“这个就和淘宝网上一样,把什么东西放在首页,什么东西就卖得更好。”

  每天傍晚,魏海轮还要到附近的几幢写字楼里配送蔬菜。“这些业务都是我自己拉来的。”和记者聊开之后,他还不忘拉拉业务,“你们单位需要配送蔬菜吗,我的服务是一流的。”

  如今,魏海轮的蔬菜摊位每天的营业额都有1000多元,“刨除各项开支,已经存了一些钱,今年过年,能带回家好几万元。”魏海轮充满憧憬的笑脸格外令人动容。

  B  “漂亮妹妹”卖菜赢来好评

  上午9点半,在海曙区中心菜市场蔬菜摊位上见到王海珍时,她刚刚忙完了早高峰的生意。得知记者的采访意图后,她笑着说:“我觉得卖菜和其他工作都一样啊,我只要认真干好自己的本行就行了。”甜甜的笑容,乐观的心态,让记者也觉得心情愉悦起来。

  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王海珍今年31岁,是西安人。“老公一家是温州人,不过一直在宁波这里种菜、卖菜,我公公承包了17亩地,平时我老公和他几个兄弟就在自家地里干活,公公和大嫂在菜场里卖菜。”王海珍告诉记者,自己在2009年生了孩子,去年孩子上了幼儿园,自己闲下来后,就开始跟着公公来菜场里卖菜。“开始时是和公公轮班,他上午出摊,我下午出摊,从今年9月份开始公公又在菜场里租了个摊位,原先那个摊位就全部交给我了。”

  年轻人来菜场里摆摊卖菜,会不会让旁人觉得好奇?对此,王海珍说:“公公和老公都是农民,种菜卖菜是自家的老本行,做这个生意熟悉,虽然不能发大财,但是一家子吃饱穿暖过过安定的小日子,这就足够了。另外,以前我给别人打工,每天不能迟到早退,还要看领导的脸色。现在是自己给自己打工,时间支配上更加自由,要是临时有事了我可以不出摊,还能有更多时间和孩子交流。所以,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觉得蛮好的。”

  正是这种知足常乐的心态,让王海珍在面对顾客时,也更加热情耐心。记者在采访时看到,每当有顾客来买菜时,王海珍总是热心帮着挑菜,尽量满足顾客各种要求。一位大妈说自己要买芹菜回去包饺子,她马上挑出几根又细又嫩的芹菜,告诉大妈细点的切起来更方便;一位大妈买青菜时左挑右选,分别从几捆绑好的青菜中各挑出几棵青菜来买,她也耐心地把每捆青菜解开,然后把大妈要买的那几棵挑出来。在每次卖菜过程中,她的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容。

  “现在年轻人肯做这行的不多了,很多人都怕苦,但这个妹子人很好,也很勤快会做生意,我们现在都叫她‘漂亮妹妹’。”附近一家摊位的摊主告诉记者。

  “和气生财嘛!”对于别人的表扬,王海珍有点不好意思了。记者在现场看到,有的老主顾买菜就直奔着王海珍的摊位来,不议价也不东挑西拣。“这妹子嘴甜,做生意公道,我们买的次数多了心里有数呢。”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