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关注许立志,往往因为这么几个词:‘富士康’、‘90后’、‘诗人’,但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诗到底好在哪里。”诗集的众筹发起者秦晓宇说,“他的诗,值得出一本诗集。” 预计,明年1月诗集《新的一天》就能出版。 “许立志”这个名字或不为多数人所知。他于1990年生于广东揭阳一户普通的农村家庭,高中文凭,2011年初来到深圳成为富士康的流水线工人。他爱写诗,他的新浪博客记录着他从2010年10月以来的诗作,只是更新将永远止于2014年7月31日。 9月30日下午近两点,就在他和富士康签订了又一份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后的第四天,许立志从深圳龙华一座大厦的17层一跃而下。10月1日0点0分,他预设的一条微博“新的一天”,在他与世界辞别后的第一天发布了。 12月1日,诗人秦晓宇和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共同发起为许立志出版遗著的众筹项目。待出版诗集的名字,就源于许立志写给人间的最后一句话———《新的一天》。 作为诗集《新的一天》的选编者,秦晓宇从许立志的195首诗中选出187首,按创作时间编排。“和众筹网商议的时候,他们说叫‘一个底层打工诗人的遗著’会不会太沉重了。”秦晓宇回忆说,“这不是煽情,是事实。人们看到这些,即便不筹款,心中有所触动也是好的。” 蓝狮子出版人、《新的一天》编辑余燕龙也表示,参与发起众筹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希望唤起社会集体对城市打工者的关注,二是为许立志贫困的家庭提供帮助。“若市场反响良好,存有加印,也还是按照同一方式将利润留给许立志家人。” 不过,也有评论对于此次众筹表示质疑:“活着,没有人珍惜他的诗集,死了,有人却想起利用他的凄凉,一个艺术家的诗殇,是可以引发人们的悲伤。”对此,秦晓宇回应说在许立志出事前他就在选编《工人诗典》,同时策划拍摄与此同名的工人诗纪录片。 工人中“我手写我心”的代表 去年4月,秦晓宇在网上看到了许立志的诗歌,眼前一亮。 他在编一本叫《工人诗典》的诗歌选集,希望囊括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今天优秀的工人诗歌。他选了50余名诗人,有郑小琼,没有罗德远。他还想找到更年轻的。 谈起初衷,秦晓宇说,中国有2.5亿农民工,8000万产业工人,数以万计的工人在写诗,其中不乏相当出色的,但这部分文学成就被低估,不见于任何重要的诗歌选本。工人们“我手写我心”,即使写的是自己的生活,也是为广大的命运同路人立言。“这是社会的史诗,也是工人阶级的精神史诗,呈现的是社会转型中产生的所有代价,所有的肉身经验。” 许立志的意义,在于他不仅属于被转型碾压的“庞大单数”,还身处资本全球化时代下金字塔的最底端。 “他在用天分写作。他的诗歌其实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是泛滥的抒情,有的却是神来之笔。”秦晓宇选了许立志的两首诗,其中一句是,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他们管它叫做螺丝。 许立志没有告诉家人,他离开了工厂。长达半年的时间,他一直在电话里虚构着工厂故事。有人说他去了江苏,不久折返,他一直失业,无所事事。他不大和诗友们联系,退出了冉乔峰的“打工诗社”QQ群。 后来,看着儿子的自荐信,许父说,许立志一开始就错了。他想去书城上班,是为了能看书,“他太年轻,看不懂。书城是卖书的,他只想去看书,目的都不一样。” “他走错了路,下多少功夫写一篇东西,还抵不上人家一天的工钱。”65岁的老年人去过深圳,那是一个繁华的地方。 本版稿件据《南方周末》、澎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