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磊杰 本报讯 今年韩国最卖座的电影《鸣梁海战》昨天开始在甬城各大影院上映。这部韩国的爱国主义影片在韩国创下了令人惊讶的票房成绩,上映35天,观影人数超过1760万人次,不仅打破了当年《阿凡达》在韩国创下的1362万人次的观影纪录,并且上映期间始终保持上佳口碑,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同样属于严肃题材的主旋律战争片,《鸣梁海战》为何能叫好又叫座?相比我们的国产古装战争片,《鸣梁海战》又有哪些优点?记者在采访中找出了一些答案。 《鸣梁海战》改编自真实的历史战争,讲述了400多年前朝鲜与日本之间的一场海战。鸣梁海战,又称鸣梁大捷,即公元1597年10月26日,朝鲜王朝海军将领李舜臣指挥朝军,在今韩国鸣梁海峡与日军进行了一场海战。朝军利用鸣梁海峡特殊的地理位置,以12艘板屋船击退日军战船130余艘,成为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影片《鸣梁海战》由金汉珉执导,韩国国宝级演员崔岷植饰演男一号李舜臣,他以精湛的演技,还原了一个朝鲜历史上内心强大的“不败将军”。 在不少观众看来,《鸣梁海战》票房取胜的关键首先在于主题。全片洋溢的抗击外侵、保家卫国的抗倭情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逆袭反转,能瞬间点燃观众的爱国热情。“虽然是一部韩国片,但相近的历史遭遇一样能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观众周先生看完电影后表示“热血沸腾”。另一位媒体同行则告诉记者:“《鸣梁海战》胜在纯粹,抗倭就是抗倭,海战就是海战,即便电影中穿插了爱情元素,但点到为止,而不是洒狗血似的情爱。” 影片最精彩的高潮出现在下半部分,长达61分钟的海战让许多男观众齐赞“看得过瘾”。记者了解到,这部电影的投资总额为1.2亿元,钱大部分花在了海战上。从实际观影效果看,不管是战船间的相互碰撞、炮火轰鸣,还是战士之间近身猛烈的肉搏,都展现了战役的艰苦卓绝。 观众“追梦者”是战争片的忠实粉丝,在他看来,海战比陆战更难表现,“尤其是400多年前的海战,当时的战船还是木质的,火药也不如现代战争中有威力,是冷兵器和热武器的结合。如何真实再现战争场面,又能激起观众兴奋点,很考验制作团队。”他还强调,传说中源自中国的“高级战船”龟船,看起来“相当给力”。但也有观众不以为然,“特效上太夸张了一点!” 除了庞大的海战,影片在细节处也颇费心思。据悉,导演和相关专家根据史料记载,对鸣梁地区的洋流、当时的天气、地形都进行了大量的考证,这让李舜臣虽犹如“神”助,但因细节具备真实感,而不觉突兀。 另外,值得肯定的是,《鸣梁海战》没有高喊口号式的爱国主义激愤,而是在影片中穿插了人性思考,譬如,将军李舜臣沉着冷静的判断,以不变应万变的作战理念,忍辱负重、绝不动摇的信念,以及战士在面对生死之间的自我抉择等,都让人看过之后感慨颇深。 虽然点赞者占了多数,但也有观众认为,“影片前半部分铺垫太长,对中国观众而言,接受一段陌生的韩国历史需要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