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星期日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心在你我生命中邂逅

造血干细胞移植背后的故事





  志愿者心声

  爱心大家庭,呼唤您的加入

  作为宁波市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服务队的队长,医务工作者陈协堂已有多年捐献近10万毫升的血量,却仍未等来配型成功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电话。这不免令他心生遗憾。

  自2006年登记血样存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后,陈协堂就和服务队中的20几个队员一起,在等待通知的同时,义务宣传着造血干细胞的知识,希望招募到更多的志愿者到这个爱心大家庭中。

  “近几年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宣传挺多,人们的观念也逐渐改变,但提到真正登记入库,不少人还是有些顾忌,怕捐献会影响身体。”

  其实,造血干细胞和人体内各种细胞一样,每天都在不断进行着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环往复。通常情况下,仅采集约20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液,采集后,人体红骨髓加速生成造血干细胞,通过其很强的再生能力和分化、发育功能产生各种类型血细胞,1-2周内,血液中各种成分可恢复到原来水平。

  陈协堂称,非血缘关系人群提倡的采集方式是从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用科学方法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运动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捐献者体内。

  至今,没有发生过因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引起对捐献者伤害得实例。也许采集时,部分捐献者可能出现畏寒、麻木、扎针部位疼痛等症状,通过口服补钙即可缓解,并在采集后很快消失。

  交谈中,陈协堂特别指出,捐献造血干细胞必须要出于自愿,且有坚定的意愿决心。他强调,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特别是签署捐献同意书后就不能撤销捐献决定。因为这个时候,患者已为移植进行了大剂量的放疗和化疗,丧失了造血能力,一旦失去捐献,或许已没有再多时间寻找相合的配型。

  “这个时期的变卦等于判了患者死刑。”

  捐献途径 

  先入库再配对

  2003年5月,市红十字会在市中心血站组织了全市首次造血干细胞血样集中采集活动,正式启动了宁波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截至目前,入库志愿者达7100多名。

  2007年,全市所有采供血机构全面开展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工作。目前,全市每年血样采集工作主要依托各采供血部门完成。

  凡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经血液检查合格(符合无偿献血条件),特别是有成功献血史者在征得家人同意后均可登记成为志愿捐献者。

  志愿捐献者可与当地红十字会电话联系报名、或是登上任何一辆献血车等,都能填写“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同意书”,并抽取6-8毫升血样。

  随后,组织配型实验室将会对你的血液进行HLA分型检验,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将把你的所有相关资料录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以供渴望移植治疗的患者寻找配对。

    每次采集50—200毫升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治疗恶性血疾病,骨髓功能衰竭,部分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部分遗传性疾病等75种严重的致死性疾病。包括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急性放射病、骨髓纤维化等。

  采集造血干细胞的量,与患者体重有关,体重越大,采集量也多些,大约每次需采集50-20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图①:余姚市红十字医院人人争当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图②:2013年12月16日捐献者魏锋在省中医院注射“动员剂”。

  图③:世界红十字日广场活动上,工商局员工和爱心市民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

  图④:李华燕捧着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血袋,开心地笑了。

  图⑤:我市首例2次捐献干细胞志愿者董平。

  图片由宁波市红十字会、余姚市红十字会提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