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 |
|
② |
|
③ |
①穿山造趺对打表演 ②穿山造趺“天盘” ③穿山造趺迎新春表演 主讲人 石志藏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协会员、北仑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地方文史研究爱好者,现供职金融单位。出版有散文集《心中的“童歌”》、《聆听拔节声》、《东篱采菊》。 穿山是浙东黄峙港畔的一个村落,从前叫荆堤村,“荊”源自宋朝王安石(王荆公)曾在此当县令“筑碶拒咸”,当地百姓为纪念王安石而得名。这里是名闻遐迩的民间艺术———穿山造趺的诞生地。 造趺(fu),又名“肩背戏”,亦称“造型”与“造脸”(画脸谱)戏,俗称“马嘟嘟”。造趺的造,即造型、造脸(画脸谱)之意,趺即盘腿端坐的意思。男女少年站在青壮年男子肩上,边舞边唱、念、做、打,常见于庙会及重大节庆活动,站立在肩上的叫“天盘”,下面行走的称为“地盘”。 穿山村靠海,历史上曾为著名的穿山港,港口与上海、舟山、台州等地通航,不仅是浙东货物的集散中心之一,也是海货的交易地,故旧时村中男子常以肩挑手拉腿跑做脚夫谋生,穿山曾有个“脚夫会”。由于脚夫脚力好,适合做“地盘”,因此,为穿山造趺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今,穿山造趺不仅是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人后继有人,观众群体日渐恢复,可谓重获新生。 起源与剧目———源远流长 穿山造趺始于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当时,穿山村有人去宁波,在庙会时看见这种肩背表演的形式,不禁被其吸引,后经借鉴移入穿山村。 历史上,穿山村附近的芦江庙会规模宏大,往往会隔年举行一次,时间通常是农历二月初一至初五,穿山村就以民间艺术形式造趺、高跷、狮子窜形式参加庙会。最早参加庙会的造趺,当时以少年扮童男童女或八仙,骑在成年人的肩上,但不表演,百姓俗称“马嘟嘟”,这是造趺发展的初始。 到了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造趺发展为成人双肩立童,少年扮“活观音”及《借东风》等剧目中的人物,但没有唱和舞蹈,只是从原来骑在成人肩上发展成站立在成人肩上。 到1912年后,又发展成“天盘”扮演戏中人物,能唱会舞,“地盘”也能配合动作的独特民间歌舞形式。由于肩背表演的局限性,当地村民逐步把肩背改进成肩坐,后又改变为肩站。 1912年后,造趺成为肩上的孩童会唱念做打(称天盘),地上的成人配合孩童的表演舞动脚步(称地盘),因此造趺又有了肩胛戏之称。“天盘”有了表演,对“地盘”的要求更高了,如天盘表演追打,“地盘”则需紧迈圆步;“天盘”做亮相动作,“地盘”必须停顿立正;“天盘”演唱时,“地盘”必须踏步、跺脚或转身加以配合等等。 人们看造趺无非两个形式,一是看巡游,即看人物造型,二是看表演,造趺表演时,先是全体出场,继而绕八字,走圆场,然后逐对表演。穿山村造趺传统剧目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雌雄金钱豹格斗》、《春草戏贪官》、《岳云与金国公主交战》和《薛丁山三请樊梨花》共5对。 查当地《镇海县志》,上载:“造趺,两人为一对,由10岁左右儿童扮演各种戏剧人物,站于成人肩上,称‘天盘’或‘上盘’,肩负者称‘地盘’或‘下盘’,负童而走,随锣鼓节奏,摹拟戏剧动作,上下配合默契,流行于穿山一带。” 从前,浙东行庙会时,由于观者似海如潮,一般节目往往被人群所遮掩,后面的人们很难看到。而造趺由于演员站在人肩上表演,高出人群,加以技巧惊险,还有剧情,因此,格外吸引人。从前庙会时,人们常说:“造趺一出来,场面就热闹了。” 传承与发展———生生不息 穿山村主要姓氏为丁、周,因此造趺第一代艺人为丁、周二姓的祖先。 第二代艺人周尚秀,因体魄强壮又精通武术,人称“武壮”。约于清朝光绪初年(公元1875年)将肩背戏的造趺改编为造型戏,表演者扮演活观音等剧目。 第三代艺人丁月林(生于1870年)将原名造型戏更名为造趺。 第四代艺人丁玉清(生于1904年)因父传授,曾扮演“天盘”中的小罗春和金钱豹等角色,先后学会了“天盘”打花鼓、大补缸、金钱豹、双看相等20多套剧目,多次应邀去外地重大庙会献艺。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十分重视这种独特民间艺术的传承,又由于老艺人的热情传艺和指导,穿山造趺队得以发扬光大。 第五代艺人周德兴、王静波,周德兴现任造趺队总务兼古、时装剧的编导及化装,王静波现任造趺队编导兼古装剧目的导演。此外,像丁阿根、丁象藏、丁荣法、王静波等艺人虽年过半百,但十分喜爱造趺,兼任了排演教练。其中周德兴老人,已培养出了第七、第八代艺人和艺苗。 第六代艺人为丁荣祥、周吕长、王静祥、楼名珍、周方群、丁而荣、王静华等30多人。曾应邀多次参加外地游行表演,出演的节目有《兄妹开荒》、《双下山》等。 第七代艺苗有周旭君、周幸峰、顾东波、楼裕君、周欢春、周振雨、周依会、丁剑平、楼丹娜、楼维娜等,这些人是当地小学造趺艺苗基地的小学生,均为“天盘”角色,穿山造趺后继有人。 老艺人的心愿———代代相传 年近9旬的第五代艺人周德兴,家里珍藏着不少有关造趺历史的材料,其中有手抄的《穿山村民间舞蹈造趺发展史》、《穿山史志》和已经出版的《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浙江省宁波卷》、《宁波民间舞蹈》等。 据周德兴老人介绍,造趺戏要紧的是“天盘”和“地盘”配合默契。周德兴老人9岁时开始当“天盘”,后来也做过“地盘”。他笑着说,当年站在他肩头的小女孩,如今已经当上外婆了。他儿子做过“地盘”,孙女则是“天盘”。那时儿子背着孙女经常出去看演出。如今,他的孙女也培养成为“天盘”了。 周德兴说,穿山造趺历来都是附近一带庙会上深受欢迎的民间艺术项目,5对装扮一新衣着鲜艳的金童玉女高高在上,威风凛凛。庙会上人山人海,他们的人最高,老远就能看得见。初见造趺的人不禁会问“这是真的吗?”下面的人看到上面的孩子往往不相信,还以为是木头人。等孩子们一开腔一表演,又是一片惊呼:“真的,真的,还会唱呢!”如今逢年过节,如果附近有穿山造趺表演,观众往往人山人海。 确实,想要挑几个敢站在大人肩上面的孩子也真不易。孩子们一站上去,全靠下面的大人扶住他(她)的小腿。如果腿打颤,不敢站、不敢看,那就别说唱念做打了。造趺讲究的是“天盘”和“地盘”的配合,“天盘”在上面又舞又打,“天盘”之间也有各种各样的对手戏,这就需要“地盘”配合好“天盘”的各种动作;如果一个往前,一个要往后,就非跌跤不可。人们看上去都是“天盘”在表演,其实“地盘”是基础,同样十分重要,更何况上面孩子的安全,大多掌控在下面“地盘”手里。 周德兴只念过4年书,文化程度不高,却写过很多造趺戏剧本。造趺戏的唱念做打,“地盘”走场的线路,都装在他的心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金钱豹》、《春草闯堂》等都是造趺戏的传统剧目。周德兴老人在传统戏基础上,作了创新,编写了《兄妹开荒》、《双下山》等新剧目。 周德兴老人有一个心愿,这就是希望“穿山造趺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