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可君接受记者采访 |
本报讯(记者 金晓/文 通讯员 洪敏/摄) 昨天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夏可君现身宁波市图书馆“天一讲堂”开讲《从波普艺术到新山水》,讲座结束他还接受了记者专访,畅谈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解和看法。 夏可君多年来不仅致力于哲学的研究,还一直关注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因为中国当代艺术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功能,它可以让我们面对一个处境,就是中国现代社会面临的混杂现代性的处境”。夏可君认为,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20年里,中国当代艺术受西方的影响,波普艺术大行其道。 何为波普艺术?就是流行艺术、通俗艺术,它于上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后鼎盛于美国。在夏可君看来,波普艺术是一种个体欲望的表达,是一种“青春的愤怒”。虽然,它有情感表达的真实性,但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毫不相关,有着局限性。 夏可君说,他期待有一种新的未来性的艺术,引领中国的当代艺术的发展。在他的设想中,这种新的艺术要与中国传统的文脉相关,要能反映当代的生活和处境,还要能在未来的生活方式、生活感知上引导受众。而正是这个期待,促使他这么多年从哲学跨界研究艺术。 夏可君认为,包括水墨艺术在内的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精神,是值得今天的艺术家去关注和思考的。“未来的艺术一定与水墨有关,但一定不是水墨”,因为水墨艺术本身太过于传统,新的艺术应该是在此基础上的创新。“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就是在变化无常的世界中如何寻找一个随机应变的生存之道”,这在山水画中体现得很明显,比如山水画中的烟云,往往是“变化无常的,但需要绘画者去巧妙地赋予它变化的节奏”。而夏可君所期待的新艺术不仅能具有这种传统艺术精神中变化的内涵,同时还需要有着一种“永恒感”。他把符合这些特点的新艺术称为“新山水”。 而对于未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夏可君提出了一个观点:“过去20年是北方文化,而未来20年中国的艺术在南方,将是江南文化的复兴”,“因为江南地区,传统文脉保存得(比北方)更好,而且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这个地区人们对审美的注重”,此外,江南文化的细腻、优雅和高雅的特点,也有助于新艺术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