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讲 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1月2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剡源名士的斋号蛮有个性的

  剡溪上游奔流不息的剡源溪水,曾哺育了一代代剡源名士。
  五曲三石的陈家“流庆堂”匾额“剡上名宗”,述说着陈著家族的无限风华。

  主讲人 裘国松

  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宁波文化研究会会员,奉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散文集《从故乡到异乡》、《溪口览胜》,编有《雪窦文华》、《溪口民国墨痕》。

  

  文人名士的斋号,往往脱胎于堂号这种同姓家族性的标记。私家斋号、室名产生于晋代,以此作为主人代称的风尚则兴起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剡源的许多人氏曾经外出为官,或在乡读书、传授子弟,但在宋末元初、明末清初这样的社会大转折时期,显露出有才气、底气、骨气、傲气的斋号,便是主人的心志、喜好乃至身世的浓缩,以及名士风度的体现。

  “剡源”作为行政意义上的乡名始于唐代,北宋景德年间直至民国时期,为奉化县八乡之一。地域范围即剡源、西晦溪两水流域,乃当今奉化溪口镇境中西部,以及余姚四明山镇的北溪、梨洲、茶焙等6个古村落(1960年由奉化划归余姚),幅员约300平方公里之广。

  剡源一带山水明秀,自古风雅,名士文人辈出。元初,“东南文章大家”戴表元长居剡源南侧榆林村,世称“剡源先生”;清初,大思想家黄宗羲一度在剡源北翼梨洲村著书讲学,人称“梨洲先生”;王羲之、孙绰、李清照、张良臣、舒岳祥、舒津等大儒名士曾隐居流寓于斯。

  “剡源”又是水名,溪出四明山南麓,其溪流成九曲之胜,与同样拥有九曲之胜的西晦溪在溪口西郊交汇成剡溪。剡源五曲三石为九曲最奇处,且有丹小山洞天峙其一旁。丹小山有三巨石,形略同“磊”,因此村称三石。三石居九曲中游,又是整个剡源地区的中心,宋代起这里书香氤氳,家学传家,官宦辈出,别业、书房、画室、藏书楼云集,由此产生的斋号,各呈巧妙,富有意蕴。

  南宋陈著的“本堂”和“咏归轩”

  以当代学人所熟知的剡源三石村人、南宋大学者陈著家族为例。陈著祖上就出过三个尚书:高祖陈显官至户部尚书,祖父陈伸为吏部尚书,父亲陈德刚当过工部尚书。直至明初,陈著的同族曾孙陈瑜,官至洪武年间的“公安部副部长”———刑部侍郎。陈著父亲陈德刚取苏轼“猿鹊喜君还”之诗意,把家乡居所斋号取为“喜还堂”。儿子陈著把“喜还堂”之后自居之所,取“传家学之本、承衣冠世族”之意,称之“本堂”。

  如果说“喜还堂”仅是陈德刚的代称,那么“本堂”就是陈著的别名了,后世多尊称陈著为“宋太博陈本堂先生”,其96卷的著述也以《本堂集》传世。与状元文天祥同榜的陈著,做了几任县令、通判地方官之后,升为太学博士,在全国最高学府掌教国家未来的官员和学者。陈本堂的最后一个职务是台州知州,但他未赴任而选择归里。之后另筑别墅,以“咏归轩”为号,表明此时的处境与心志。

  陈著的族弟陈观,宋咸淳十年进士。宋亡后,不去做官,常常混迹于市井。他在故乡三石有两处建筑,居所称“吴山草堂”,还有一处收藏书画珍玩的叫作“聚奇楼”。晚年的他徜徉于剡源山水之间,不再接触外面的世界。

  陈著的儿子传承家学,都成为教育官员。长子陈深为婺州(浙江金华)的一位教授(掌管学校课试的学官),书斋名“清高堂”;次子陈沆为台州学正(地方学校学官),修筑“舒啸楼”,其《剡源九曲图记》,至今仍被宁波文人们所乐道,被当代《奉化市志》列入历史文选;幼子陈泌为杭州西湖书院山长(书院讲学者)、饶州(江西波阳)教授,自营“野意轩”。

  明初曹习古的“白云书舍”

  明初的剡源五曲三石还有一位叫曹习古的,他最初以楷书出众,而进入京都书写《永乐大典》,之后任监察御史。这位书法家官员早年在故乡所筑的书斋称“白云书舍”。

  曹习古做“纪委干部”也不含糊,命差苏州、松江等府,为1770多人辨明冤情,由此擢升山西按察使,委任状都下了,却被他所得罪的权贵陷害而谪戍辽阳,最终客死遥远的异乡。

  “白云本是无心物,偶被清风引出山”。如果白云书舍主人若不出山,耽乐剡源山水,一辈子在他的书舍写写楷书,命运就大不相同了。

  清末赵霈涛的“剡曲草堂”

  清末,剡源三石人赵霈涛科举失意,乡试八次而未中举,但他不废学问,立志著述,尽力乡里。他为自己的读书之所取名“剡曲草堂”,聚书一万五千卷之众以教子弟。1895年夏,大学者俞樾闻其名,欣然为剡曲草堂题额。1902年,赵霈涛在他举人儿子协助下,三易其稿,编纂的二十四卷《剡源乡志》刊印行世。至今,此志已被公认为古代浙江的知名地方志之一。

  南宋董雷发的“延清堂”

  南宋剡源七曲班溪人氏董雷发,他祖父为刺史时,在庭园手植了两棵桧树。桧与松柏同清,苍然秀楚,嚣俗不染。到了董雷发在这个庭园读书著文时,那两棵桧树已长成余阴满堂的参天大树。董雷发改建祖上故园后,取斋号“延清堂”,蕴意为:三世相守,不失根本,与同代的陈著斋号“本堂”,可谓殊途同归。

  元初陈养直的“潜窝”

  到了元初,故都临安有位青年才俊叫陈养直,自号青山白云人,他闻浙东剡源之胜境,迁来定居。陈养直栖居剡源何地已无考,而戴表元诗词中提到过“邻友陈养直”,所以应在戴栖居的剡源榆林村或附近一带。

  陈养直将剡源新家取名“潜窝”,来访文士们大惑不解,你是一介“年方强、气始开”的后生,怎么喜欢“潜”呢?未免太低调了。陈养直答道:少年应潜于学,将来中年该潜于名,老大了还应潜于德。前辈大文士戴表元、黄缙闻之这“三潜”,大为叹赏,分别为“潜窝”作记相赠。

  后来,这位“青山白云人”还在青峰四合之处修了一座“山心楼”居之,成了地道的青山白云人。

  清代胡醉岩的“晓翠楼”

  迈入清代,剡源地区风雅依然,古风不绝。乾隆年间,剡源一个叫住岭村(后称驻岭)的古老山村,出了个博雅嗜古的胡醉岩。他在住宅左侧,筑建了读书地“晓翠楼”。他说:余读书之楼,四山围绕,晦溪横流,占山川之胜;而旭日欲升时分,晓光苍翠,为山川加丽。

  光绪年间,该村的文士胡拙斋将读书地的斋号取作“乙照楼”,典出“太乙吹藜火”。说的是汉代刘向校书天禄阁,太乙之精吹杖藜之端而火出,为刘向照明。胡拙斋的秀才族孙胡秉奎,则语出惊人:“有志于学,则萤可照也,雪可照也,月可照也,岂止在太乙星!”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认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