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关 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1月31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今年继续发出倡议:

文明过年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

2013年和2014年的春节前,本报连续两年发出倡议:保护环境,文明过年,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

  本报讯(记者 张寅) 2013年和2014年的春节前,本报连续两年发出倡议:保护环境,文明过年,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倡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许多单位和市民以实际行动为减少空气污染尽自己的一份力。今年,本报继续倡议: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文明过年,请市民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

  昨天下午,本报官方微博、微信客户端发出“2015文明过年,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的倡议,短短数小时,就得到许多网友的热情支持。

  家住高新区皇冠花园的钱女士在晚报官方微博上看到倡议后,特地给本报打来了电话。钱女士说,这是宁波晚报连续三年发出“文明过年,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的倡议了,她特别支持。“雾霾对大家的生活、工作都有影响。一个人没法改变大环境,但为了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园、呼吸的空气,每一个人都应该出一份力,少放或不放烟花,大家都做得到,做点小贡献,让宁波的蓝天白云更多一点。”钱女士说,希望晚报今年再加大力度,倡议更多市民不放烟花爆竹。

  华师大宁波艺术实验学校校长陈伟忠获悉本报今年继续发出“文明过年,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的倡议后,也给记者打来了电话。陈伟忠说,保护环境需要全社会携手共进,他们学校今年将继续响应晚报的环保倡议,让更多的老师、学生和家长参与进来,过年少放或不放烟花。

  中国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也积极支持本报发出的倡议,该行将向全体员工发出“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这一倡议,为宁波天空净美出一份力。

  宁波工程学院朱美燕副教授表示,对中国人来说,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是一种传统习俗,但现在,燃放烟花爆竹对环境的影响显而易见,这种传统习俗是否还要传承下去,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保护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对普通市民来说,至少可以做到不加剧环境污染,少放或不放烟花就是为维护空气干净出一份力。朱美燕认为,晚报连续三年倡议“文明过年,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这种环保倡议应该得到每一个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