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年,中国女网在联合会杯赛场,姜山(左二)、李娜(左三)、郑洁(左四)、孙甜甜(右五)、孙晋芳(右四)和晏紫(右三)汇聚一堂。 |
时间都去哪儿了?看着32岁的郑洁遗憾地错过了澳网女双奖杯,你知道9年前那个和晏紫一起开创中国网球大满贯历史的川妹子早已不再年轻。 1月30日,郑洁与詹咏然搭档的“海峡组合”在女双决赛中屈居亚军,这或许也象征着一代金花最后的荣光。 那个曾经为中国网球缔造一个时代的女网球队员们行将落幕。告别了她们,中国网球又该“消费”谁,或许成了一个最大的问题。 9年,金花用亚军“落幕”了 2006年,郑洁/晏紫在澳网捧起了女双冠军奖杯。这座创历史的大满贯奖杯成为中国网球发展的催化剂,从那一年起,中国女网成为职业网坛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后来,李娜先后在法网、澳网夺得了女单冠军,金花也成了中国职业体育的代名词之一。 不过随着孙甜甜、晏紫、李娜先后退役,与她们同属一代的郑洁也不得不面对职业生涯的尾声。“我感觉有点孤独”,郑洁承认这种孤独感和力不从心的感受让她不得不考虑退役,尽管她还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但所有人都知道,离开已经进入倒计时。 从9年前的澳网女双冠军,到如今的女双亚军,这像极了一个轮回,也代表着一代金花完美落幕。不过在李娜退役后,中国网球已迅速遇冷。 一些直播网站和地方卫视不约而同地发现,今年澳网的收视率与去年不能同日而语,而媒体的关注度也在迅速消退。无论是纸媒还是互联网媒体的报道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缩水,甚至是社交网络上关于澳网的讨论也减少了很多。 李娜退了,网球产品销量比去年跌了18% 事实上,这些从年初的深圳公开赛上就已见端倪。没有了李娜,这项赛事上座率遭遇滑坡。而作为颁奖嘉宾出现在决赛的李娜却吸引了众多粉丝的到来。 “倒不是因为我,毕竟缺了谁,地球都照样转。网球运动只是在中国非常年轻。”李娜没有说错,但她也低估了自己对于年轻的中国网球市场巨大的号召力。 这一点上,澳网主办方就看得非常透彻,在澳网第一周邀请李娜重返墨尔本公园。又是安排媒体采访,又是组织致敬仪式,甚至连李娜怀孕也是透过澳网转播传递给了所有关注她的人。 看上去,一年前在美网打进四强的彭帅将成为中国女网的领军人物,但事实上在女单Top120中拥有6席的中国女网,除去郑洁外仅仅只有3人位居Top100。 “有点傻眼,没想到4个月前的李娜退役会造成冲击。”一位从事网球产品销售的代理商这样说,这些年网球产品市场并不红火,原本以为李娜退役后影响不大,“但没有想到最近几个月销量同比去年跌了18%。特别是一些初学者用的产品,销量下滑特别明显。” 我们在走德国网球的老路吗? 如今的中国网球似乎正在复制上世纪90年代末德国网球的轨迹。 “上世纪90年代末,格拉芙和贝克尔两位德国球员的出色表现让德国引入了众多巡回赛。不过两人都在1999年退役,随后德国网球进入了一个漫长的调整期。”在一位网管中心退休官员看来,中国网球目前和当年的德国网球很相似,“一样都是新兴市场,一样都在出现巨星后开始申办更多赛事。” 不过,在格拉芙和贝克尔退役后,青黄不接的德国网球经历了长达10年的阵痛期,不少巡回赛也因为票房和运营的问题降级或转卖。 “看上去现在政府和市场都极为关注网球,但中国网球人才断层是事实。”这位退休官员说,现在的中国网球并没有想象中繁荣,传统的三线培训体系开始衰败,而多元化的培养模式高开低走还没有有序发展。“如果中国网球市场和培训模式没有变化,那么三五年后,或许排名榜Top50就很难看到中国球员的身影,而不少赛事也只能勉强维持生存。”本报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