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彭军委员和毛奇耀委员在市人力资源市场调研。 记者 许天长 摄 |
□记者 罗湘波 宁波企业近年来产业“转型升级”和人力结构调整进入新常态。2月3日下午,市政协委员韩彭军、毛奇耀抽空来到市人力资源市场,对企业2015年用工形势进行考察调研,为我市提高就业质量和提升人才竞争力出主意。 代表委员在现场 新生代劳动力挑岗位 企业抢订节后招聘摊位 当天下午4点30分,市人力资源市场求职者逐渐减少,就业服务大厅里还有两名年轻人在电脑前查询就业岗位信息。 “你现在工作通过哪些渠道找?工作好找吗?”毛奇耀委员问起一名求职者。 “我们找工作通过网站啊,还有学校招聘会,像今天也来就业大厅自助查询岗位。”求职者张帆说,她是宁波大红鹰学院英语专业的应届生,现在找份工作不难可以慢慢挑,但想找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很难。 在企业招聘登记收费窗口,工作人员马杰敏正低头忙着整理近期招聘会企业登记数据。韩彭军委员上前问道:“最近招聘会企业登记情况怎样?用工需求哪些会比较旺?” 马杰敏回答:“这些天企业来登记的都是春节后招聘会。节后前三场招聘会,每场700个企业摊位差不多一半已经预订了。企业需求蛮大的,目前这些岗位初步统计在1.5万个左右。需求工种还是外贸业务员、普工、技工居多。” 毛奇耀委员听到马杰敏的话后说:“过去一年很多企业感觉市场人少了,忙着整年招人,而像张帆这样的新生代员工对择业要求较高,又导致了其离职率高。” 劳动力总量减少渐成趋势 今年用工成本或继续上升 “去年,宁波不少用工企业出现了普工流失、技工难找的情况,现在宁波总体的劳动力供求情况怎样?”韩彭军委员和毛奇耀委员找到市就业管理服务局,向局长钱义林了解情况。 钱义林介绍,宁波目前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一场招聘会差不多每1个求职者可以挑选1.8个岗位,但随着劳动力结构性紧缺、总量减少成为新常态,给企业用工带来不小挑战。 数据显示,2013年以前宁波劳动力总量都在增长,但2013年、2014年宁波劳动力总量分别减少14万人和20万人。随着国内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地域收入差距减小,宁波劳动力总量或将持续减少。 听到这组数据,毛奇耀委员皱了下眉,追问起数据背后的影响:“劳动力总量减少,对宁波用工企业而言是否会导致人工成本上升?” “最近我们对1667家监测企业调查,企业用工成本预计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用工成本增加也将倒逼企业改变过去粗放的用工模式。”钱义林根据最新调查情况,对形势作了预判。 在经济新常态下,宁波的用工结构也进入一个拐点:制造业普工需求将减少,技能人才需求上升;随着地域经济结构优化,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居民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将成为用工需求大户;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行业人才需求也将出现强劲势头。 区域人才竞争力 拼的不是工资而是就业质量 在到市人力资源市场调研前,毛奇耀委员已经对不少用工企业进行过调查。他说:“政府和企业都在说要转型升级、机器换人,普工需求减少、技能人才需求增加,这些对宁波企业而言是个趋势,但企业转型升级需要时间、需要软着陆。” 毛奇耀委员说,政府在转型升级和人力结构转变矛盾时期,对用工大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社保、税收方面减负政策。另外,随着企业业务越来越细分,还需要政府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行业技能培训交流,将留在宁波的无技能劳动力培养为技能人才。 “以前务工人员背个编织袋挤火车都要来宁波打工,主要还是因为宁波收入比老家高有吸引力。现在宁波企业用工成本年年上涨,但和其他地区收入差距却越来越小,新生代务工人员选择回老家工作。”韩彭军委员翻看着2014年宁波就业调查报告,为年轻劳动力因找对象结婚离开宁波而感慨。他说:“吸引人才已进入不拼工资的时代,提高就业质量或许将为宁波带来区域间人才竞争力。”韩彭军委员建议,政府需建立就业常态化服务机制,提升就业规模和质量,帮助企业和职工实现双赢。同时,要进一步在企业推广工资集体协商、民主监督等措施,实现劳动者体面就业。 此外,新生代员工越来越重视职业发展空间,政府和企业应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实现劳动力就业素质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