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地 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2月08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消逝的第一山浦

  □朱道初 

  

  记得我初来镇海上班时,有位老乡陪我去招宝山侧溜达,他指着甬江与濠河之间说:“这里叫东门外,那边有座碶闸,以前叫第一山浦。”

  “第一山浦”,乍一寻思容易把它与招宝山上一块碑上写着的三个大字联系起来,那碑面有三个直行书写的浑厚大字“第一山”,署名是庐陵萧天荫,下面还镌刻着两枚石章。当时第一眼就不免有点“失诸夸张”的感觉,但继而静心一想,此山控扼江海,远连外洋诸国,无论经贸军事,其历史涵义都属于非常丰富的一种,若从这个角度出发将它尊为“第一山”,也未尝不可,至于或属别有深意,更不能妄加揣测了。那么这“第一山”下面的“浦”字当作何解释?幸而我也是从海边过来的人,知道“浦”是江河注入海洋之地的意思,这就不难明白:“第一山浦”大概就是指招宝山泉水下注流入甬江和大海的一块地方。 

  后来知道,“第一山浦”四个字与东门外碶闸原来是孪生之物,那碶闸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的水利设施。那一年,镇海几位邑绅发起了疏浚城厢内外河道的义举,同时开复东门外浦地,修建碶闸。碶闸一旦复原,他们就将它命名为“第一山浦”。该碶闸与名号相符,也很有点气魄,它共设置三眼,每眼宽度1.4丈(约4.5米),足以泄放城内涨溢之水,起到控制、蓄贮大小河流积水的功能。如果套用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的诗句,以“天门中断甬江开”来说招宝山与金鸡山被江潮冲决劈开,以致被称为浙东大陆与海洋沟通的“第一山”,而山下的江浦与碶闸则被赋以“第一山浦”的名号,那也是挺有意思的。当年发起疏浚河道、恢复浦闸的邑绅中,有些是著名文人,譬如陈修榆,他是浙江的解元、书法家、编纂镇海民国县志的功臣。我相信,他们在为碶闸起名字时想必也是颇费踌躇,动过一番脑筋的。 

  比“第一山浦”名称早得多的是“东门浦”。据记载,东门浦是第一山浦的原名,修建于五代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当年吴越王钱镠巡视明州,对时名“望海镇”的港口十分重视,下令在此筑城。城不大,周环才450丈(约一千四百余米);挖濠河,河长才300余丈(约一千米)。时过不久,又在此设望海县(有记作静海县),不久易名为定海县。于是,钱镠所筑的城也就升级成为新置县的县城。当然,后代以此老城为基址,不断地有所扩展,已非昔日的旧观,否则在编制规模上怎么会被划为“上等县”的呢!

  古定海县在国防上的地位很重要,也屡受倭匪侵犯。正因为如此,在明代初期,朱元璋鉴于倭寇骚扰,命汤和拓展定海县城,将它作为新置的定海卫卫城。而到永乐帝朱棣的时候,倭寇匪患频起,更引起官方警惕。永乐二年(1404)四月,倭寇18艘船只在穿山登陆,攻击穿山千户所,造成一片惊慌。在此情势之下,东门浦被迫“塞浦堵闸,以防倭匪”。从此,即使倭匪不来侵犯,城内也是“旱苦干而水苦潦”,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倭患最严重的嘉靖年间,倭寇所至焚劫官仓民舍,劫掠人口财富,镇海户籍为之锐减,从洪武初到嘉靖末户口削减惊人,几乎达到了三分之二。

  到了清代,统治者急于封海移民,对东门浦的修复自然不予理会。但地方官不能不对当地绅民开复东门浦的呼声有所表示。道(光)咸(丰)年间,镇海知县有意“恢复旧制”,同治年间,黄姓知县还“力主其说”,但是都碍于经费支绌,始终没有启动工程。直到光绪末年,以王人鉴、王以芳为首的邑绅倡导义举,东门浦才得以开复,碶闸也因此受到重现。 

  王人鉴在镇海有很高的威望,此人不但饱学有才,而且品行高洁,凡镇海公益之事,总是挺身而出。大概因为以王人鉴为首的王姓人家出力最多,也或许王氏居住东门浦的最多,人们把第一山浦俗称“王家碶”,而且“王家碶”的俗名长期流行于镇海城内外。 

  第一山浦、东门浦、王家碶,指的都是同一块浦地、同一座碶闸,名称虽有不同,但每种名称都有其一段历史故事,隐含着镇海民情的变化。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镇海兴起港口建设,与平行于旧城墙的濠河一样,这个昔日的港浦在旧城改造时也被埋在今日的“城河路”之下,彻底消逝。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