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要 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2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进余姚朗霞天华村

探营“我们的村晚” 感受文化年味

  图1
  图2
  图3

  图1 开场节目《龙腾狮舞迎新春》中的“铿锵玫瑰”艺术指导聂艳在指导演员。

  图2 高钱村文化礼堂舞蹈队的农家媳妇在场外排练参赛节目《俏媳妇》。

  图3 《时针,时针,快快跑》的指导老师在指导小演员。

  □记者 许财宝

  梅薇 俞素梅/文

  胡龙召/摄

  农历大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许多人家都在忙着添置年货,而在余姚朗霞街道天华村的文化礼堂里,来自我市各县(市)农村的一批农民朋友,正在齐心合力地准备着一道别样的文化年货“2015我们的村晚———宁波市农村文化礼堂迎春晚会”。获知这一消息,记者昨天前往,感受“村晚”年的文化气息。

  参加“2015我们的村晚”的,都是农民朋友

  天华村的文化礼堂屋顶呈一个乳白色球形,大老远望过去,在一排民居中非常显眼。昨天一大早,虽然天气寒冷,但文化礼堂门口却已十分热闹。演员们有的在搬演出服、道具,有的在排队签到。

  走进文化礼堂,迎面就是一个大舞台,巨幅的LED电子显示屏位居正中,舞台两边饰以浙东民居的马头墙、油画布景的砖瓦墙,透露出浓浓的江南风情。再挂上几串玉米、大蒜、花生,增加了乡土气息。

  上午9点多,20多个女演员穿着清一色的紫色外套,戴着紫色贝雷帽,站在舞台上排练开了。只见几架红色大鼓在她们面前一字排开,随着演员们手势的变动,鼓声或激昂、或热烈、或欢快、或粗犷。而演员们敲起大鼓来也是一脸的豪气,一如这个节目的名字———“铿锵玫瑰”。

  该节目的指导老师裘如玉站在台下紧盯着。“她们都是鄞州鄞江镇它山堰村的村民,平均年龄已经四十五六岁了,有一半是家庭妇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裘如玉介绍说,“这个节目,我们修改了多次,现在这个样子已经排练10多天了。”平时排练都放在晚上,为了不影响周边的村民,“我们就把衣服脱下来,裹在大鼓上,这样声音就轻多了”,“她们挺不容易的,我对她们要求比较高,要求动作幅度大,她们把浑身力气都使出来了”,每次排练结束,第二天演员们吃饭时,一个个拿筷子的手都提不起来,“我就说,手酸,过几天就会好的”,于是每次排练照旧,大家一天都没落下。裘如玉还告诉记者:“她们这身衣服是统一买的。看上去好精神!”

  市委宣传部干部陈武正在现场紧张地调度。他告诉记者,参加“2015我们的村晚”的,都是从去年12月份举行的宁波农村文化礼堂才艺大比拼中选拔出来的节目。近年来,我市农村的文化礼堂建设红红火火,文化礼堂成了生活富裕起来的村民们的精神家园。天华村的这个文化礼堂又被村民称为“欢乐舞台”,就是因为这里诞生过太多的快乐。在文化礼堂里,村民们逢年过节都会举行文艺表演等节日活动。但像这次这么大规模的、跨县(市)区的村民朋友一起表演一台“村晚”,在我市还是第一次,这也让天华村的春节氛围显得特别浓郁。

  “村晚”激发出农民朋友心中的一种文化自觉

  不同于专业文艺团体的表演,来自草根的“村晚”带着村民发自内心的快乐,几乎每一个节目背后都有一个特别的故事。

  由余姚朗霞街道赵家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表演的《时针,时针,快快跑》曾在宁波文化礼堂才艺大比拼中获得过金奖。指导老师舒爱女昨天在排练现场告诉记者,参加演出的18个小朋友,只有一个学过拉丁舞。但是,她们都很喜欢跳舞。为了这个节目,11岁的石家乐甚至延迟了回老家过年的时间。舒爱女说,他们一帮在宁波的老乡包一辆车回四川老家,“现在就剩下石家乐母女俩还留在宁波,到时候只能坐火车回去了。”

  事实上,在这18个小演员里,因为节目而推迟回老家的还有不少,而12岁的李其秀索性就准备留在姑姑家过年了。小姑娘来自贵州,她害羞地告诉记者:“爸爸妈妈前几天就已经回老家了。”问她一个人在宁波会寂寞吗,小姑娘很认真地说:“可是有演出呢。”

  来自杭州湾新区庵东镇新建村的节目更有意思:原创歌舞情景剧《还是家温暖》,表演者是一家6口。女主角冯青青在自编自导自演这个节目的时候,不仅拉上了丈夫和儿子,还动员来了自己的父母和妹妹。冯青青和丈夫焦志荣是大学同学,两人学的就是音乐表演,毕业回新建村后自主创业,排一出歌舞情景剧对他们来说并不难,真正难的是,“如何说服老爸老妈来一起演出。”

  这部情景剧讲的是冯青青的妹妹从学校回家过年发生的事。“老爸老妈就是本色演出。”但老两口以前从没上过舞台,“他们始终迈不出这第一步。”那些天,小夫妻俩“软磨硬泡”,用焦志荣的话说,“好不容易打开了他们的心房”。如今,冯青青的老爸还挺享受这样的表演,他告诉记者:“我一点也不紧张,就是年纪大了,反应有些慢。”

  看着这些参加表演的农民对节目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感慨道:“像这样的‘村晚’唤醒、激发了农民心中的一种文化自觉。”

  “村里搞文化,回报在村民的精神状态”

  一阵阵铿锵鼓声,一盏盏大红灯笼,文化礼堂里的热闹让天华村倍显节日的气氛。

  文化环境好是天华村一大特色。行走村里,记者看到,在村民一幢幢别墅式的新房旁,还保留着天华老街、符氏宗祠等古迹,村里修建了文化礼堂、休闲长廊等设施,还拥有一支“锦绣天华”艺术团。据介绍,村里的文化礼堂也是央视七套的拍摄基地,CCTV-7曾多次来天华村录制“乡村大世界”节目。

  街巷整洁,河水清清,干净的村容村貌让记者印象深刻,村支书符建庭道出了其中的奥妙:村里每年的财务支出一半用于打造“美丽乡村”民生实事工程,其中就包括环境整治等。这位村支书对文化建设很重视,他说得很实在:“一个家庭,一个村庄,甚至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文明,即使富也富不长久的,而文明主要靠搞文化。村里搞文化也许没有直接的经济回报,事实上,它的回报是无形的,它回报在让人舒适的村容村貌里,回报在村民的精神状态等方方面面。”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