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磊杰) 昨天下午,外面细雨绵绵,逸夫剧院里却是气氛火热。鄞州越剧团带来的传统剧目《白兔记》正在此上演,戏迷们满心欢喜地沉浸在戏曲的吴侬软语中,颇感温暖。 “春节里,我和老伴一共看了3场戏。除了今天的《白兔记》,前几天也是在这里看了越剧《血手印》和《桃李梅》。真是过足了戏瘾。”当天下午,家住高塘新村的姚阿姨再次来到逸夫剧院。她告诉记者,戏票是女婿买的,“票价也很实惠。年轻人进影院看电影,我们老年人也得老有所乐,进剧院看戏是再好不过了。” 事实上,不仅城市剧院,自2013年陆续建设的各个乡镇剧院最近也演出不断。今年春节,越来越多的农村观众、戏迷走进当地新建的乡镇剧院。搬把凳子看草台班子唱大戏的习俗正在甬城部分乡村悄悄改变。 据宁波市演出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曙鸣介绍,大年初三至3月中旬,共有20台大戏在以逸夫剧院为龙头的宁波城乡演出院线上演,包括集士港文化中心广德湖剧院、五乡文化中心剧院和姜山文化艺术中心狮山剧院。预计将有1.5万余名观众进剧院看演出,其中大部分为农村观众。 对此,舞台上的演员感受明显。鄞州越剧团演员郑燕说:“从年初四开始我们团就到各地演出,一直要演到下个月。以往进农村大都是露天搭台,条件不好不说,还要视天气情况而定。今年不同,进乡镇剧院的越来越多,而且这些剧院都新建不久,各方面条件和城市剧院相差无几。” 59岁的戏迷吴彩娣昨天下午和几个老姐妹结伴到逸夫剧院看戏。演出结束,她们意犹未尽,当记者告知她们同样的演出还会在乡镇剧院上演时,几位阿姨的话匣一下打开了,“小时候跟着爸妈在农村的空地上,露天看草台班子唱戏,现在还印象深刻。也是从那时起我喜欢上越剧。现在条件好了,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一样能看戏,挺让人羡慕。” 据记者统计,20台大戏中有13台在上述3家乡镇剧院上演。剧目则与城市剧院保持一致,“既有本土剧团,宁波甬剧团、余姚越剧团、余姚姚剧团、宁海越剧团带来的越剧、甬剧和姚剧,也有杭州越剧院带来的经典越剧。尤其是杭越表演的《红楼梦》由两位梅花奖得主郑国凤、谢群英领衔。”票价则十分亲民,最低仅为10元。 演出在农村受到了热烈欢迎,徐曙鸣说,“乡镇剧院的上座率均在七成以上。譬如姜山狮山剧院,该剧院经过去年两场试验性演出后,大年初三迎来投入使用后的首场商业性演出甬剧《田螺姑娘》,当地观众成批前来购票,十分踊跃。” 徐曙鸣坦言,以往春节演出集中在逸夫剧院一个点,演出规模和数量都难成气候,而随着乡镇剧院的加入,带动了整个区域的演出市场,“这也使城乡演出院线成立的初衷———让乡村观众逐步与城市观众接轨,真正看到有水平的演出,初见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