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民曹搜集的各种报刊杂志。 记者 马涛 摄 |
□记者 马涛 通讯员 袁信禄 孙评 虽然眼力已大不如从前,但68岁的葛民曹仍保持着每天写日记的习惯。虽然内容不多,有时也就简单的一两句,却坚持了足足44年。这一个人的小习惯,却弄出了大“名堂”———如今,他是宁海岔路镇湖头村的“活字典”,家里堆满了历年村里人丁、户数等资料,问起历年往事,村支书、主任也得来请教他。更重要的是,葛民曹几乎以一己之力,将岔路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网打尽”———全都登记造册,为保护乡土、家园文化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倾尽全力,做出了贡献。 44年连续记日记写出一部“村史” 昨天上午9点,记者来到葛民曹家中。在他家二楼一个小房间里,各种报纸、书刊堆成1米多高。在墙上,挂着、钉着一些已发黄的票据、证明、花名册等资料。 “我不是搞收藏,就是喜欢保存,想把这些年村里的变化记录下来。”葛民曹打开一个小橱柜,拎出好几个塑料袋扎好的工作手册和稿纸。 拆开一看,全是按照日历写下来的内容,比如天气、星期几、村里活动等,串起来几乎就成了一部“村史”。 葛民曹说,他爱钻研,爱把不明白的事情弄清楚。宁海岔路一带,是东晋道教学者、炼丹家葛洪的主要活动地,如今有近3万名葛洪后裔,葛民曹就是第48代。而他开始记录村史,也与此相关。 “湖头村是清雍正六年改名的,以前叫西阳村。现在的岔路镇中心医院那里,曾有座西阳庙,本地人都以为那里是西阳村旧址。我就动了心思,查县志,翻葛氏族谱,终于搞清楚了来龙去脉。”这次经历,让葛民曹从族谱里尝到了甜头。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他开始有意识地保存资料,以记日记的形式来保存村史。湖头村有1600多年历史,他从族谱入手,编写了很多葛氏祖训、湖头村训。 写调查笔记用掉了200多支笔 记者在他的房间里还发现了用橡皮筋捆好的几摞水性笔、圆珠笔,粗粗一数,至少有200支。原来,这是葛民曹写日记、搜寻本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用完的笔。他也没舍得丢,捆好后挂在了墙上。 2007年,宁波市成立了全省第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员队伍,葛民曹成了首批普查员之一。起初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一知半解,但他听了培训讲座后,概括为“已经消失的,或者快消失了的生活习俗、传说、方言、谚语等等”。 最开始,一支笔,一个记事本,是葛民曹的全部行头。他请村老年协会出面,召集60岁以上的村民开了一次座谈会。会议效果出奇的好,老葛一口气写了10多页笔记,记下了200多条线索,每条线索,他都确定了一个调查对象。 但开始上门普查时,老葛才发现自己的“装备”远远不够。比如方言故事,得有录音机;农耕器具,得带上尺测量长、宽、高。慢慢地,录音机、普查表、尺、记事本等全都到位,他的工作也更加得心应手。 带动村里人一起普查和保护“非遗” 葛民曹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概括为民间手工技艺、民间文学、舞蹈戏曲、生产商贸习俗、人生礼俗等几大类,一年多时间里搜集到8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入《甬上风俗》一书,其本人获评为全省普查工作先进个人。 据葛民曹说,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其一己之功。因家中农活较重,他分身乏术,这时得到一些村民的帮助———曾有一位退休教师和民间文化爱好者,自愿当起了他的副手。 村里一位老人,得知老葛缺少族谱资料后,大热天坐车赶到天一阁,抄来葛洪的典藏资料。老葛一个人的民间普查,最终演变成湖头村一群人的自愿行动。 “我挖掘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意味着很多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有感于此,他曾绘了一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图,张贴在村头墙上,村里失传的4项手艺,用红笔重重地标示出来。 在末尾,葛民曹写了一段话:“传统的农具制作,我村的年轻人没有一个会做得像模像样,这在农村里着实让人失望。”让他欣慰的是,如今各地都对此重视了起来,“非遗”保护行动,并不是他一个人在孤军奋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