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图是宁海宗祠一角。下图是岙胡胡氏宗祠古戏台鸡笼顶(藻井)。 |
□王兴满 自古以来,皇室有家庙,百姓有宗祠。宗祠,顾名思义,是祖先遗存的根基,是家族族人世系绵延的标志。宗祠又称祠堂,何谓祠堂,旧时,村里的学校、私塾一般设在宗祠或庙宇内,名为学堂、课堂。村内凡有大事要事,族长都在宗祠里进行处理。有名的宗祠还设立堂名,如罗姓的“保敕堂”,以纪念宋仁宗皇帝表彰罗适的敕书。舒姓的“阆风堂”,典出刘倓、舒岳祥读书过的阆风台。还有金氏的“敦睦堂”、陈氏的“世德堂”、丁氏的“孔安堂”等,堂号制成金字匾额挂于正厅。有的宗祠台门两旁设立石鼓,祠堂台门前还设置旗杆夹。 宁海的宗祠大多始建于明代,盛于清代。明代前,民间不得立祠,到了明嘉靖才开禁,允许“民间皆可联宗立祠”。由此,宁海各地的宗祠开始出现。如庙岭王氏宗祠,建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距今已有470年了。当初先祖思谐公从郑公岙迁徙来,先居住在岭脚。庙岭村原是个海涂墩,叫隔洋。东仓塘未围堵前,海水直进直出,一直通到此地。自东仓塘围垦后,过了十年,王氏十三世祖宗淳公从岭脚迁徙到隔洋即庙岭筑庐定居。再过十年,就建造了王氏宗祠。那时,建造一座宗祠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材料运输都有一定的困难,可是,王氏祖先认为“夫营室必以宗庙为先,氏族於斯必建有宗祠。当备祭之维时,世代子孙可永言孝思”。历尽艰辛终于在村重要位置建起了王氏家族的宗祠。几百年来,王氏宗祠虽然历经风雨沧桑,但至今仍然风貌依旧,俨然壮观,成为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前童大宗祠,是由童氏第六代童释卿的妻子罗氏主持筹建的。她不仅是一位贤妻良母,而且“经综皆有方略,较男子汉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童氏家族中赢得了“童贤母”的美誉尊称。她率伯礼、伯言、伯诚、伯谦四子建造了前童大宗祠,同时,请正在“石镜精舍”讲学授教的方孝孺参与设计宗祠的风格,制定宗祠祭祀的制度,撰写了《塔山童氏谱志》,使童氏大宗祠成了当地望族宗祠的一大范例。 在千年古村西岙,有座“四姓宗祠”,这在宁海乃至省内也是不多见的。为何此祠四姓合一呢?西岙位于长街镇北侧方向,三面群山环抱,山谷清幽,风景优美,此山谷间住着陈、郑、周、王四大姓。陈氏祖先怀琪于北宋至道咸平年间(995~1003),自福建长溪迁入起,已有一千多年了。南宋,这个村就有“父御史、子御史、父子三御史;兄进士、弟进士,兄弟四进士”和“三十六位在京官,三斗三升芝麻官”之说,其中最有名望的要数右丞相兼枢密使叶梦鼎,他原名陈吉甫,是西岙人,六岁出继上宅村叶氏母族,除了叶梦鼎外,西岙村还出了另外三位大人物:官至大理司直枢密院编修、发运使郑霖,国子祭酒周成童,翰林学士王良宠。一个村落有四人同朝为官的为数不多,被南宋度宗皇帝赞誉“盛朝浙左无双族,大宋江南第一家”,并赐旨其子孙将这四个名人合为一祠,以祀其祖。由此,西岙村建了陈、郑、周、王“四姓宗祠”,成了宁海一大物质文化宝贵遗产。 据统计,目前宁海建有宗祠的村落有200余个,宗祠建筑已成为古村落风貌的一大亮点。宗祠建筑的结构格局,大多坐北朝南,依次为台门、戏台、天井、或勾连廊、正厅大堂和东西厢房。台门为两层五开间,戏台有单独设立或与勾连廊相连,后三大开间两弄为正厅大堂,东西两侧三开间两弄为厢房,台门和厢房为两层,也有厢房为一层,戏台、勾连廊、正厅大堂为一层,但宗祠整体屋顶的高度基本相平,有类似四合院的格局。 宗祠的建筑格局、建造工艺、艺术特色别具一格。因为宗祠是一座综合性公共活动设施,有为演戏用的戏台、有供观众看戏的勾连廊,还有正厅大堂和两厢房。在正厅大堂壁内专设陈放祖宗灵位的龛阁。所以宗祠的布局往往很宽敞,用材考究。尤其是戏台造型别致,工艺精湛。宁海的许多宗祠戏台都设有鸡笼顶(藻井),盘筑在戏台顶部圆形内凹处的鸡笼顶(藻井)部件,专为做戏扩音之用。传说是鲁班师祖发明的,他运用道家“八卦”的原理,结合蜘蛛网和鸡笼的结构形状制造而成,既美化了宗祠戏台的木式建筑,又解决了做戏演唱的扩音效果。 近年来,宁海文物部门对全县宗祠古戏台进行普查,全县尚存有120余处古戏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10处,即崇兴庙古戏台、岙胡胡氏宗祠古戏台、下浦魏氏宗祠古戏台、潘家岙潘氏宗祠古戏台、双枝庙古戏台、城隍庙古戏台、龙宫陈氏宗祠古戏台、马岙俞氏宗祠古戏台、大蔡胡氏宗祠古戏台、加爵科林氏宗祠古戏台。2006年,这10处古戏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