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丝 看媒体的文化访谈节目,将至结束前,主持人经常会问参与互动的名人:您最喜欢的书是哪一本?就您的阅读经验,能不能给其他读者推荐几本好书? 若是从劝读的角度看,这种请名人荐书的做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少人有着读书的基本条件,也有读书的愿望,只是没有明确的阅读方向,本着开卷有益的思路,推荐一些经名人过滤的书,传导书中蕴含的学术价值及教育意义,让人少走弯路,的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过,荐书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每一个读者的教育背景、兴趣爱好不一样,彼此需要的东西也不尽相同,加上人在不同的阶段,阅读旨趣、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读书应是与自身的情况相结合。况且被要求荐书的名人,心态也大都是诚惶诚恐的,推荐的书格调低了,有可能被人看轻,认为不上档次;格调太高,又可能过于阳春白雪,能唱和者少,起不到真正的荐读效果。而且最关键的是,谁也不知道自己的阅读口味是否适合别人,为了不显得那么另类,名人也常有言不由衷的时候,会随意推荐一些古籍经典、当代名著,表面应付一下,但求塞责。 但名人的光环效应,又使很多人迷信荐书的作用,以为只要按照名人的思路读书,就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思想能力及人文素质,故只要是名人推荐的书,不管内容适不适合自己都会去读。更有甚者,还会请名人开列一张必读书单,按方抓药般阅读。结果不仅难以受益,有时候还破坏了阅读的趣味,使阅读失去应有的愉悦快乐。 上世纪20年代,为了普及阅读,胡适、梁启超、章太炎、顾颉刚等大师都应媒体邀约,开列出自己认为必读的书单。可实际效果却不好。大家认为,读书之所以成为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就在于它的灵活性,没有选择上的限制,读书才会自有韵味。 鲁迅也认为读书不应该胶柱鼓瑟:“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所以,懂得根据个人情况选读自己真正喜欢的书,才是知味的读书法。毕竟读书的本意是寻找自己,而不是为了附和崇拜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