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星期日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3月1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一群人
他们用热情拥抱绿色

  ①
  ③

  ①海曙西门街道的张仲达老人认养了小区绿地。 通讯员 傅燕 摄

  ②明楼幼儿园里,老师给孩子们上春天的种植课。记者 徐佳伟 摄

  ③海警官兵们和当地志愿者一起种小树。记者 徐佳伟 摄

  ④象山县有名的“种树达人”钱树和他造的山林。记者 徐佳伟 摄

  □记者 王思勤 张颖 通讯员 李飞峰 朱琼 毛一波 傅燕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激起一群又一群人的爱树、造林热情。

  就宁波而言,自2004年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以后,就朝着“建设低碳和谐宁波,打造滨海森林城市”的目标大力发展城市森林。截至2014年底,宁波市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5.04%,绿化覆盖率38.28%,人均公绿面积10.64平方米。森林覆盖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都处于全国城市先进水平。

  一个林城相依、林人相融、人居环境更加和谐的城市森林生态景观已初步形成。这一成绩,离不开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更离不开一大批爱绿人士的热情与坚持,现在,就让我们来聚焦一下他们的这份热情与坚持。

  镜头 1

  14岁少年认养古树7年

  由于地少人多,想在城区找个地方来种树,几乎不太可能。不过,有很多有心的市民,通过认养、认管绿地的方式,也照样把植树护绿的理念融入到了平时的生活中。

  14岁的初中生小郑在7年前就通过江东绿化园林部门认养了一棵古树,一直坚持到现在,“那是种在江东七塔寺的一株香樟树,已经快150岁了,必须得好好保护。”

  据了解,认养一棵普通的树木每年需要交200元,认养100岁以上的古树每年需要交1000元。对于一个学生来说,1000元可不是个小数目。不过,小郑对此毫不担心:“认养古树的钱,我是从每年的压岁钱里拿的。这事情我自个儿做主,爸妈都没意见。”

  小郑说,在学习有空闲时,他也经常和爸爸一起去看望这棵香樟树,久而久之,都有了感情,“我会坚持认养下去的。”郑爸爸对小郑的行为很是赞同,他认为,爱绿护绿的行为要从小培养起,儿子在认养古树的同时,也是在树立一种责任感,“在儿子的努力下,他身边的一些小朋友也开始加入到认养古树的队伍中了呢。”

  除了认养古树外,还有不少单位、学校在每年的植树节前后都会联络绿化部门,认养、认管公共绿地。而在很多小区里,也有居民通过认养的方式保护着小区的绿化景观,张仲达老伯就是其中一位。

  张老伯是海曙西门街道北郊社区的一位普通居民,他所居住的白鹭园小区一直以来都没有物业管理,2004年,看到小区河边的一块10多平方米绿地几近荒芜,张老伯心疼不已,主动找到社区要求认养,这一养,就是10多年。

  “我一直对花草种植比较感兴趣,在种植养护过程中,还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植物的习性啦,肥料的使用啦,都很有意思。”这些年,张老伯在这块地上种上了樟树、桂花树、冬青树、茶花树等,并悉心照顾,原本荒芜的景象早已被郁郁葱葱的绿意所代替。

  如今,张老伯已是82岁高龄,但他每天清晨,都坚持到认养的这块绿地旁,看看树木长势,清理杂草,修剪树枝。

  不得不提到的是,张老伯的坚持,也带动了一大批小区居民,整个小区基本实现了“绿到户、树有主”,有的家庭不仅认养了绿树,还在社区统一规划下,自己出钱买来树苗种植在空地上,很多居民把自家的名贵盆花搬到楼道口,与邻里共享。

  镜头 2

  从贩卖木材到荒山造林

  钱树,今年54岁,是象山县有名的“种树达人”。自从2003年走上绿化荒山之路起至今,他已经在象山涂茨、石浦、定塘等地造林2万多亩,并曾获得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的“全国绿化奖章”。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钱树其实以前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钱如”;在40岁之前,他也并不是种树的,而是一位木材商人。

  很多人都很好奇,一个人为何能有如此大的转变。钱树说,这是因为他对绿色、对山林有一份情结。

  2004年前后,象山不少地方发生松材线虫病害,山林病害面积越来越大,导致许多地方出现荒山。当时,木材生意正蒸蒸日上的钱树看到家乡的山林日益荒芜,内心也是十分焦急。为了让家乡的山能再绿起来,他放弃自己的生意,成为一名开山造林的创业者。

  刚开始创业那几年,他每年都要花一两个月走访全县各地,白天跑山头,与技术人员探讨种树方案,晚上到农户家串门,做农户的思想工作,签协议。几年时间,钱树就和农户签订了数百份荒山开发利用协议,承包荒山上万亩。

  钱树深知,在荒山上种树,并不简单,必须要有科技的支撑。于是,在2004年,他就成立了科学研究所,召集科研人员一起做起了林木繁育及产业化的研究,次年,又完成了美国火炬松、湿地松容器育苗技术及产业化课题的研究,使造林成活率提高了30%,造林时间延长了40多天,幼林生长期缩短了半年。

  荒山造林投资周期长、见效慢,要坚持下来非常困难。钱树除了将自己做木材生意赚的钱全部投入进去外,还把自己的房子做了抵押向银行贷款。为鼓励自己坚持下去,2007年,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现在的“钱树”。

  这几年,钱树的造林大业已走上了正轨,最近,他除了忙着引进合适的多彩树种,让重返绿意的山林变得更加美丽外,还在筹建一个万亩生态公益型林场,让子孙后代受益。

  “10多年下来了,种树成习惯了。只要象山还有荒山,我就要种下去。”钱树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