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象西线沿线高炮广告牌拆除,参照的是高速公路标准。 |
 |
去年拆除公路边违法建筑达73157.14平方米。 |
吴明京 张宁 孙祺 叶霞/文 象山公路段供图 阳春三月,开车经过象西线象山段,公路路面和两侧整洁,沿线花木葱茏,给人美的享受。 公路是展示生态建设成果最直观、最形象的走廊。象山公路边“三化”启动以来进展如火如荼,朝着“路建成、绿成荫,无垃圾、真洁净”的目标迈进。 1999年,象西线贯通。作为当时象山县投资最大的交通项目、县内第一条外接大通道,象西线不仅打通了象山东西向交通主动脉,而且使象山纳入宁波两小时都市经济圈。 在象山港大桥及连接线通车后,往返宁波市区和象山之间,很多车主选择了方便快捷的大桥,这条昔日主动脉“落寞”了不少。但真正了解象西线的人会说,开车行走在象西线是一种视觉享受———一路一景、路移景异、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种植绿化、清理垃圾、清理违法建筑、清理违法广告———象西线凸显的是公路边三化“象山做法”。如今,“象山做法”已逐步“复制”到象山其他干线公路上。 广告牌整治,使象西线实现美丽转身 高炮广告泛滥,象西线一度也和其他公路一样备受困扰。尤其在西周境内,公路沿线龙头企业聚集,企业高炮广告一个接一个。2014年,象西线开始进行高炮广告拆除。和其他普通公路不一样的是,象西线的高炮广告拆除,参考的是高速公路的标准———除了公路保护区内的高炮广告拆除之外,视觉所见之处的高炮广告也一并拆除。 这么高的标准,象西线在整个宁波都是第一条。如此标准之下,如何执行得下去? 象山县公路段副段长吴爱武说,政府重视、规划得当、管理到位、人性执法是象山的一大特色。在象西线高炮广告拆除时,路政、城管和各乡镇街道反复沟通,面对广告商和当地农户的一次次阻拦,路政人员人性化执法,不断与广告商和农户耐心协商,使得拆除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政府重视、规划得当、管理到位,说的是《象山县重要公路沿线户外广告规划》和相关的管理办法。象山县内各主干道的广告牌拆除都参考它。象山县公路段方面介绍,上述规划和相关的管理办法就是象山公路沿线广告牌整治的准则。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置、统一管理的要求,象山公路段配合城管执法局和各乡镇街道集中开展公路沿线户外广告专项整治。 在宁波所有县(市)区中,针对重要公路沿线户外广告出台规划和管理办法,象山县是第一个。 在摸底之后,拆除工作全面展开,巨型吊机、小吊车齐齐出动,电焊机、大钢锯火力全开,路政人员不辞辛劳地辗转于各个拆除点之间,指挥并参与拆除工作。 有了规划和管理办法,象山县公路段对各景点指示牌是否规范也毫不马虎。按规定,只有符合3A以及3A级以上的景区,才可以在公路上使用褐底白字的标志牌,3A级以下的景区应使用白底黑色。在排查中,发现有不少未达到3A级的景区也使用了褐底白字,或者其他不规范的颜色。其中,盛宁线14处不规范的景区指示牌在去年也被强制拆除。 当前,象山县主干道实现了“美丽转身”,违法广告牌数量为零,整治完成率100%。 绿树成荫,象西线编织景观廊道 樟树、水杉、杜英等乔木参天挺拔,小叶女贞、金叶女贞、杜鹃、红叶石楠、红花继木、海桐和火棘等灌木齐整多彩……象西线处处皆风景,“上乔中灌下花草”错落有致。 据介绍,象西线全线绿化面积达67.6万平方米。从2003年至今,一直保持“省级绿色通道示范路段”称号。象西线是怎么做到的? “绿化绿化,光种可不行,三分种七分养。”象山县公路段路政大队负责人说。象山地理环境极易受到台风影响,为保持绿化成果,台风高发季节养护站加强巡查,做好开沟排水、台风前加固苗木,台风后扶正受损树木。同时,在夏季干旱期间采取了3班轮流作业,安排凌晨3时至上午8时、下午4时至晚上12时抽取河道、井水,调集各养护车辆及段部机驾人员支援等措施进行抗旱浇水,不但保证了苗木无死亡,而且使苗木保持良好长势。 及时修剪也是象西线保持好形象的措施之一。养护人员对中间隔离带上的绿篱、花草,每年三月份就开始修剪,全年修剪次数达8次。有的生长快的品种,如火棘球全年修剪达10次以上。对草坪修剪每年达4次以上,增加了草坪的生长周期。同时,公路部门还大胆探索,根据苗木生长特性,在不影响整体景观效果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对部分生长年龄长的苗木动“大手术”。保留根部,使原有植株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这种方法和重新栽植相对照,优势明显,既缩短了生长周期,又节约了费用。 不仅仅在象西线“注重细节、把公路绿化当自家花草来看待”,盛宁线、茅石线、环港公路和沿海南线等省道和干线公路绿化面积都曾制定调查表,对宜绿面积进行了汇总,制订出“绿化美化”方案。对宜种路段,由当地政府负责土地等处理工作,并由公路段对原先遗留的绿化带缺口进行绿化补植种植。 初步统计,象山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绿化养护和“填白补缺”,提升林带的覆盖率。去年1到3月份,养护部门投入30万元对象西线进行了苗木补植,累计新植各类乔木、灌木植被3万多株。去年下半年,投入1470万元对环港公路、茅石线、盛宁线、沿海南线和泗西线等路段新增各类绿化苗木。 “下一步,象西线还要建设成为类似的旅游公路,在路上适合观景的地方设立汽车停靠点,车主可以在该停靠点停靠欣赏路边美景,这在全省省道里是第一条也是示范的一条。这一工程将在今年10月前完成。”吴爱武说,以象西线和盛宁线为辐射源,将创建更多的生态型、环保型和旅游景观型廊道,通过新建、改建,采用乔木与灌木、常绿与落叶、观叶与观花相结合等不同模式,全面提升公路沿线绿化美化档次。 清理垃圾,使象西线成为美丽公路 墙头镇的薛阿姨买菜基本在亭溪菜场,对于亭溪菜场的变化,她感触不少。“以前菜场里面外面地上都很脏,菜场外墙一整面墙都是广告,外面摆着水果摊,水果皮等垃圾臭味熏天,车辆进出菜场也没人管,经常堵车。”薛阿姨说,2014年菜场提升改造,面貌焕然一新。 亭溪菜场一直设在象西线旁,之前公路部门没少投入精力,及时对硬路面和周边绿化带进行清理。如今,改造后的亭溪菜场原址变成了停车场,广告墙没了,垃圾能及时清理,公路沿线形象良好。 居民垃圾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经过车辆滴漏洒……这是公路穿镇路段的“通病”。象山公路段对此下的“药”是调查摸底、突出重点、注重落实。 在“三改一拆”中,对公路沿线违章建筑、破旧棚摊、废品收购、废弃场地等进行分门别类和拍照建档,认真对突出环境问题进行整治。2014年一年,象山县公路段参与拆除公路边违法建筑就达到了73157.14平方米。 落实中肯定存在难度,象山县公路段细化了保洁标准,按照不同的道路环境合理配备保洁人员。明确划分保洁区域,做到层层落实,并加大定期和不定期考核力度,使保洁质量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对穿镇路段、城乡接合部路段,一方面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沿线群众保护环境洁化道路的意识。另一方面,联合沿线乡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辅以劝导等手段,制止乱丢乱倒现象,对村口、企业门口周边环境等进行垃圾清理、违建拆迁和绿化种植。 2014年,象山县公路段清理各类公路边堆积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48516立方米,其中清理高速连接线桥下空间堆积物48000立方米。 吴爱武说,接下来将结合无违建县创建,推进“零违建”公路和“三化”示范路创建,开展公路路域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以洁化、绿化带动美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