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金位 曾经在某期刊上读到过一桩非常离奇的窃案。 故事发生于上世纪70年代。一天晚上,某冶炼厂被人盗走八块金砖,那天所有进入过厂区的人都受到了严格盘查,对重点怀疑对象的住所还进行了搜索,但是没有找到任何线索。30年后的某一天,一个皓首皤鬓的老人拿着几片金屑来到银行兑换现钞,当场引起了银行工作人员的怀疑,并当即报警。为什么要报警呢?因为金屑的纯度极高,一般民间私藏金器不可能达到这么高的纯度,只有在国家冶炼厂里才会有。警察展开侦查,在老人家中的墙洞里找到八块金砖———原来老人当年是某冶炼厂精明强干的保卫科长。此时才真相大白:当年不翼而飞的八块金砖是保卫科长所窃。 据老人自己交待:自从那八块金砖被他得手之后,就再也没有过上一天安心的日子。他先是把金砖藏在家里,他为此日夜觳觫不安,听到有人敲门,心就怦怦直跳,只怕是来查金砖的,做梦梦见金砖被人查到,他被人抓走。后来,他把金砖埋到山里,回来后心里更不踏实:万一被人发现,或者被野猪刨出,被山洪冲走,岂不是白辛苦一场?他又把金砖拿回家。外面有一点风声,他又把金砖埋到山里……反反复复,不知折腾了多少个回合,金砖总算平平安安保存下来了。这时他想:我为它折磨那么多年,得到了什么呢?金砖再值钱,不把它兑换成钱花出去,不过一堆金属而已。于是,新一轮的精神折磨又开始:琢磨如何兑换成钱。他想找黄金贩子,找来找去没有找到。想带出国外去又不知道该走哪条路。唯一简单易行的是到银行兑现。他心里又开始下一轮的精神折磨:兑吧,怕出事;不兑吧,又于心不甘……最后还是感情战胜了理智———兑!结果东窗事发,晚年要在铁窗中度过。 我无法想象,三十年,一万多个日日夜夜,他是如何度过的?用“煎熬”两个字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于是,我擅自揣度:这位保卫科长当年偷窃金砖时,显然没有考虑到日后如何使用这八块金砖,在漫长的心理搏斗中,或许他后悔过,后悔当初不该见财起意,致使自己背上了这个沉重的“黄金枷锁”;但是事已至此,后悔又有什么用呢?即使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也难逃牢狱之灾。 我们不必为这个老囚犯的一生而扼腕长叹。现实中,像老囚犯那样终身背着“黄金枷锁”的大有人在。所不同的是他们并不像老囚犯那样,因一时失足而背上“黄金枷锁”,而是在拜金主义思想的腐蚀下自愿背上的。 我有一位中年朋友,家里已经有三套房子,他觉得还不够,去年又按揭购置第四套房子。在他看来,房子就是金钱,房子多就是金钱多。一家三口努力拼搏,奋勇挣钱,心甘情愿地为房地产商奉献自己的余生。这样的人决不是少数。他们在没有余钱情况下倒也太平,钱多了反而搅得心里痒痒,激起更大的欲望,而更高的不满足又会煽动人去挣更多的钱……市场把玩于人与商品之间,人如同不停翻转轱辘的小白鼠,终日疲于奔命,但始终还是停留在原地,除了消耗更多的地球资源,幸福指数没有升反而降。正如梭罗所说,“因为他不能满足,一生就这样消耗在里面了”,“所谓物价,乃是用于交换物品的那一部分生命”。 莎士比亚说:“黄金铸成的枷锁是最沉重的。”我们很容易从那个盗窃金砖的老囚犯身上能悟出这个道理。然而,没有多少人能悟出终生追逐金钱、权力、物质、名声的人,同样是身披枷锁的罪人。迷路于大道的人嗤笑迷路于小径的人,后者可怜,前者可怜又可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