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讲 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4月1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师自通东语录》———

我国首部日语工具书出自宁波人之手

  独臂翁王仁乾和他的儿子
  《无师自通东语录》自序
  《无师自通东语录》扉页
  《无师自通东语录》凡例

  主讲人 谢振声

  《无师自通东语录》是宁波人编写的第一本日语学习工具书,浙江工商大学日本语言文化学院院长王宝平教授这样评价此书:“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日语学习工具书,而且这种类型也是我见过的惟一一本。”

  《无师自通东语录》是王仁乾创作的日语学习工具书。王仁乾(1839—1911)是浙江慈溪县黄山村(今属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人,字健君,号惕斋,出身书香门第。1870年,王仁乾赴日本经商,是当时仅有的被日本政府允许住在外国人居住地的13个中国人之一。后在日本创办“凌云阁”,主要经营汉文书籍、文房四宝、古玩、字画、丝绸等中国产品。

  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

  据家谱记载,王仁乾是国学生,有布政使司(正六品)经历,但他在日本时能及时接受新思想,认真学习劳动技能。如对印刷机械的操作,从石印机到铜板印刷逐步更新,他都能操作,从写书、编书、排字、印书、校书、发行等,他都能独力担当。

  王仁乾在日本的商店“凌云阁”,目前已发现出版发行的书籍共有四本:一是外交家王鸿年著《日本陆军军制提要》,介绍日本新政,现收藏在国家图书馆;二是王鸿年所著《日本语言文字指南》,现收藏在天津图书馆;三是日本著名汉医、德川将军侍医丹波茝庭所著《诊病奇侅》,由其再传弟子松井操用了10年时间(1878—1888)译成汉文,主要介绍由中国传到日本,但在中国已经失传的“诊腹之法”,浙江图书馆有藏;四是本文介绍的王仁乾自编自印的《无师自通东语录》。

  另据《诊病奇侅》一书的序中提及,“凌云阁”还出版发行过明朝旅居日本学者张燧的史学著作《千百年眼》。

  

  向国人介绍明治维新

  1892年,王仁乾在日本不幸被马车撞倒,碾伤左臂,因久治不愈,失去一臂而成为重残者,因此晚号独臂翁,著有《独臂翁见闻录》等。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和洋务运动的开拓者与奠基人盛宣怀曾为王仁乾写过一副对联:“君老游踪观变政,天留右手写新书。”联中“变政”是指19世纪末日本的明治维新,“新书”则指日语学习小册子《无师自通东语录》和《独臂翁见闻录》等。

  在中日甲午战争后,王仁乾热心向国人介绍日本维新情况,向有关方面提出革新意见,并陪同访日人士参观日本现代工业生产。如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1853—1926)于1903年到日本参观博览会,当时年长张謇14岁的王仁乾就给予热心照料陪同,后来王仁乾还几次前往江苏南通参观张謇办的围垦企业和师范学校,帮助他聘请日本教师,还带来日本擅长种植林木的技术员,解决南通垦区植树死亡的问题。他还向属下(“凌云阁”店员)张伯岸提供5000银元的资金,协助张伯岸于1909年在上海创立实学通艺馆,该馆经销和部分自制现代科学仪器,对我国近代科技事业发展有过重要的推动作用。

  1910年,王仁乾回国定居。1911年3月24日在上海去世,享年73岁。

  有趣易记的注音

  《无师自通东语录》共78页,未标明出版年份。据王仁乾的外孙王勤谟介绍,其外祖父王仁乾经常回国。编印《无师自通东语录》主要是供与日本文雅人士交谈所用,出版时间大概在甲午战争之前,约1886年左右。

  《无师自通东语录》一书充分考虑到了初学日语中国人的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1.(日语)下注的小字译语系中州韵(中州韵是中国近代汉族戏曲韵文所根据的韵部。“中州”指现在的河南省一带,“中州韵”是以北方话为基础的,分韵的方法各地不完全一样,都跟皮黄戏的“十三辙”很相近),旁注官音(普通话),用以互相参照;有旁注“土音”就是慈溪音。如日语中“桥”字译音“哈希”、“日本桥”三字译读“尼夯牌”。再如日语中一字有数种不同读法,就要看此字用在什么语境中,书中也有举例说明。

  2.首页有日本字母48字,也注有中州韵,方便学习者。

  3.书中指出凡学习日本话,宜随时细心听当地文雅人士聚谈。日语中有很多助字,如同国内古文中用“之乎者也”一样,字用之不当,则听者(日本人)“不解而反生厌”。

  4.提醒初学日语的国人,学习日语如同学昆曲,非口传不可。这本书中有译音,注释也颇为详细,有了此书,遇到问题,可以拿着它询问日本人,更容易得到他们的口授,也便于学习和记忆。

  该书还分门别类,介绍了各国国名和城市名,以及天文、地理、时令、称谓等的常用词汇和语句,总共有日常用语781个、日常字句479句。书中用普通话和宁波话对常用的日语词汇和句子一一进行注音,其标注相当有趣,且都能与日语里的发音对上号。

  如对美国、英国、法国、俄国、德国和缅甸6个国家,王仁乾的标注分别为矮美立革、英国库、夫懒司、而罗削、段亦之和八路美路。东京、横滨、神户、长崎、上海和宁波6个城市的标注则为拖交、摇架亨麦、可倍、乃额山既、局开和南哈。

  日语中1月到12月的称谓是孝额子、泥额子、三额子、希额子、挝额子、鹿个额子、希之额子、哈之额子、库额子、求额子、求之一额子、求泥额子。

  母亲、弟弟、妹妹、儿子、商人和医生分别称呼为哈云(卡山)、倭多多、衣木笃、魔司俗、矮金堂和衣削。

  

  初学日语者可无师自通

  1894年夏,中日甲午战争惨败;次年,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中国朝野无不为之震撼。“日本何以变得如此强大”成为当时中国知识界、工商界和官僚层都急于探究的问题。而理智的觉醒和反应就是应向日本学习,发愤图强,振兴中华。

  基于日文中大量使用汉字,不少人认为日语相对较易学,且中日一衣带水,留学费用少。故在当年人们把留学日本看作一种爱祖国、求新知的时尚。《清代留学运动史》一书曾提及:1901年中国留日学生共有280名,1902年9月为614名,1903年11月是1242名,到1904年11月统计,共有2557名。据《清国留学生会馆第三次报告》等浙江留日学生调查录记载,自癸卯(1903年)三月至甲辰(1904年)十月,现宁波市范围内的留日学生就有50人。

  在这个大背景下,由于王仁乾自编自印的《无师自通东语录》,简明扼要,实用性强,诚如书名如云,初学者通过对该书的仔细阅读和反复练习,确能无师自通,因此,极大地方便了初到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和商人等自学日语,同时,对促进中日民间的文化交流和经贸活动也产生过重要作用。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