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婴儿出生到1周岁是生长发育速度最快的一年。对于不少新手妈妈而言,如何判断识别并避免孩子“缺钙”尤为重要。据了解,枕秃、方颅、肋骨外翻、卤门闭合晚、个子矮等,都可能是由于“缺钙”引起的具体表现。 市妇儿医院儿保科主任医师吕兰秋表示,出现单一的上述症状,并不意味着一定是“缺钙”。比如枕秃,也有可能是婴儿湿疹导致头皮痒,经常摩擦枕头引起的后脑勺部位秃发;再比如肋骨外翻,也有可能是裤子尺码太小,婴儿穿得过紧过勒引起的。但是一旦当婴儿出现这些症状,家长最好请专业医生综合婴儿的喂养方式、食欲大小、生长速度、户外活动时间、维生素D补充量等来判断。 那么如何预防“缺钙”呢?吕兰秋说,俗话说的“缺钙”,其实是指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不应单纯盲目补钙,而应补充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可多带婴儿到户外晒晒太阳,这样可在人体内转换合成维生素D。 另外,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药。一般婴儿从出生后一周开始就可以适当补充,剂量则因人而异。对于足月儿而言,每天补充400至800单位;对于早产儿、多胞胎等婴儿,前三个月内维生素D应加倍补充。此外,人工喂养的婴儿比母乳喂养的婴儿,钙的吸收率更低,因而维生素D的补充也更为关键。维生素D补充过多会不会导致中毒的问题,吕秋兰表示,每天4000单位以上的大剂量补充,才会导致中毒。 林诗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