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小记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5月0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掌起镇洋山小学“国学经典进校园” 专辑

国学滋养童心 经典开启智慧

洋山小学开展“国学教育”初见成效

  最美读书角
  国学书签

  

  近日,新制作的一幅幅“国学三宝”———国学名家、国学名言、国学名典悬挂在慈溪掌起镇洋山小学教学楼走廊上,使得该校的国学教育氛围更加浓烈。漫步校园,随处可见国学经典图画、标语,校园广播音乐采用三字经朗诵曲目……学生在校园国学元素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国学经典进校园、进课堂的同时内化于孩子之心、外显于孩子之行。

  取其精华舍糟粕 国学经典处处见

  洋山小学是一所有着50多年历史的农村学校。上学期,学校在征求广大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国学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育人。”首先,学校将教学楼楼梯两边、班级亮相牌制作成国学样式,校园内五条大道路设计国学路牌,分别命名为为仁路、为义路、为礼路、为智路、为信路,教育楼走廊分别悬挂论语标语、书法名家标语、弟子规。让人一走进校园就像打开一部立体、多彩、会说话的教科书,就能感受到学校古朴雅致又主题鲜明的传统文化氛围。

  重在内容淡形式 潜移默化中熏陶

  学校开设国学课,精编国学教育校本课程,成立书法、跆拳道等“国学兴趣班”,在各学科中渗透国学教育。学校改变常规的铃声,上下课铃声使用13个班级经典诵读、经典颂唱国学曲子,学生出操、集会、中餐排队颂唱国学经典活动。课余时间,学生们时常围在孔子、老子的雕像前,在仁、爱、道、德和礼、孝的文化石边,背诵国学的经典名句。六(2)班柴双乐家长说,如今的孩子基本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宠的长辈太多。自私、任性、不懂事非常普遍,孩子在国学教育熏陶下,能变得更加谦让、团结、尊重。

  既要传承更在用 师生家长同参与

  自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以来,该校相继举行了国学主题创意书签手工制作比赛、“品国学经典,享悦读童年”读书节、自编自排三字经配乐室内操、国学诵读、国学手抄报等活动,这些活动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大力支持,以《三字经》音乐为背景的雨天大课间室内操更是受到学生的热捧。这些国学活动的推广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孩子在学中有悟,在悟中有得,在得中有变,在变中有进,同时让家长参与,提升了亲子关系。

  家长在积极支持孩子参加的同时,也向学校提出了不少好建议,“学校多组织观看关于孔孟子的故事片,让小朋友们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可以考虑办个国学建设的比赛,让孩子征集带有国学题材的邮票、明信片、画、书籍带到学校去比赛。”一(1)班家长陈焕栋如是说。

  通过半年多的努力,该校已经初步建立了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氛围,进而提升了学校的育人环境。该校李少军校长接受采访时说:小学阶段正处于童蒙养正的阶段,国学博大精深,其中有许多关于童蒙养正的精辟论述,我们在学校里引入国学教育,既为继承传统,又利用国学中的经典为我所用,滋养童心,立德树人,这就是我们开展国学教育的目的所在。

  掌起镇洋山小学小记者 指导老师 王锡锋

  快乐的小天地———图书角

  301班小记者 贝心怡(证号1531381)

  我们班级的图书角就设在教室的左前方,是一个普通的木制大书柜。橘色的卡纸上用毛笔写的“图书角”显得特别引人注目。

  最近学校搞了一系列以国学为主题的活动,学校里洋溢着浓浓的国学氛围。老师为了让我们与国学更加亲密地接触,更好地感悟国学的精髓,班级里举行了一次国学经典书籍的捐书活动,大家都非常乐意把自己心爱的书捐出来,现在书架上又多了一层国学经典,有《弟子规》、《论语》、《唐诗三百首》……让原有的书柜变得更加饱满。

  班级的图书角就像知识的海洋,许多同学经常在课余时间去那里看书。最近,我迷上了《弟子规》,一下课我就去读书角找个地方静静地阅读。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时候,我脑海里浮现出我平时对父母的种种行为和态度,让我羞愧不已。从书中我明白了要怎样孝敬长辈,尊敬师长,友爱兄妹。国学让我了解了更多的课外知识,教会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我要与国学为友,让国学伴我成长。

  这个小小的读书角,是我的小天地。它虽然不大,却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指导老师 苗菊飞

  雨天的大课间

  101班小记者 柴宇想(证号1531375)

  我喜欢下雨天的校园生活。你知道为什么吗?

  雨天的大课间,广播会响起熟悉的室内操儿歌,动感的节拍可有趣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随着音乐的响起,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领操队员的带领下,抬头、弯腰、扭屁股,天真又响亮的声音传遍了课堂的每个角落。虽然我不是很懂三字经的意思,但是还是觉得很开心、有趣。指导老师 罗叶娜

  

  留在心底的智慧

  102班小记者 俞诗怡(证号1531378)

  学校有个读书节,系列活动让我们乐在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国学朗诵比赛了。

  那天,我们穿上统一的服装,整齐地站在台上,随着音乐响起,我们有模有样地诵读起了《弟子规》,最后还得奖了呢!学校对我们国学文化的熏陶还有很多,比如学校新设置了许多路牌,“为礼路”提醒我们要时时刻刻懂礼貌讲文明;“为智路”告诉我们不但要了解别人,更要认识自己;“为信路”警示我们做人一定要言而有信,要讲信用,守承诺。

  就这样,我慢慢地喜欢上了国学,而这些智慧言语也将永远留在我的心底。指导老师 胡静妤

  “国学”进校园

  302班小记者 诸芸谣(证号1531387)

  这学期,我们洋山小学大变样啦!为了配合学校创建的“国学”特色,我们的校园处处都能找到“国学”的元素。今天让我来做回校导游吧!

  走进学校大门,主通道的左右两边孔子和老子的雕像被鲜花簇拥着,老子雕像两侧放着两块石头,上面刻着“道”、“德”两个字。孔子雕像两侧的两块石头上则刻着“仁”、“爱”两字,听老师说这和他们主张的思想有关。继续往前可以发现学校的主要通道上都立着路牌,校长给它们命名为“为仁路”、“为义路”、“为礼路”、“为智路”、“为信路”,想必校长让我们从小懂得仁、义、礼、智、信的含义。再看楼梯边和走廊上,张贴着《论语》、《弟子规》等国学经典的名句,配上古色古香的插图,加上每次课间动听的唐诗音乐,走到哪里都让人沉浸在浓浓的国学氛围里。再参观每个班级,门口的班级亮相牌、班级图书角以及教室内其他布置,都紧紧围绕国学的主题。就连出操、就餐、放学排队行走的时候,每个班都大声背诵国学经典篇目,可带劲啦!

  如果你在我们读书节的时候来,那就更热闹了。读书节里学校开展很多活动,比如国学书签制作、国学经典诵读、国学手抄报评比、亲子阅读等,大家都徜徉在国学的海洋里。指导老师 王锡锋

  会说话的墙

  402班小记者 蒋碧琪(证号1531393)

  在我们学校一直洋溢着一股浓浓的国学气息,草坪上、墙上、课间铃声……特别是洁白的墙壁上的那些语句让我记忆犹新。“言必信,行必果。”“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天我都会过去跟它们打个招呼、聊聊天,其中有几句使我受益匪浅。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意思是温习旧知识后,会有许多的新发现、新体会。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经常拿学过的课本看,在阅读时就会看到上面的笔记。每多看一遍,就会有多一些了解,多一些领悟,从而提高了我的学习成绩。由此可见,温习旧知识是多么重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告诉我们,几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也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就说我的班级里,很多人都有优点:能歌善舞的、绘画巧匠的、精通数学的、作文高手的……希望同学们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虚心向别人学习!要知道连知识渊博的孔子都那么谦虚,更何况我们呢?

  我们校园的墙壁会说话,就像一位学识渊博的老者,无时无刻不告诫着我们有所为、有所不为。也正是它让我们明白知识是自己的,要好好珍惜自己一点一滴的付出成果! 指导老师 冯萧

  父母责,应顺承

  202班小记者 王嘉妤(证号1531379)

  读了《孟母断机》,我觉得孟母说得真棒。学习知识就像是织布一样,必须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只有这样才能成功。正因为孟子听了他妈妈的话,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从此一心向学,再也不随便旷课,后来成为了“亚圣”。其实我也有个好妈妈。妈妈经常在我耳边唠唠叨叨,其他小朋友会很厌烦,但我不会这么想。我一直把“唠叨”当做美妙的乐曲,因为妈妈对我唠叨是为我好,让我从小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指导老师 胡佳静

  

  国学经典伴我同行

  501班小记者 宋攀(证号1531406)

  国学如茶,只有细细品味,才能品出其奇妙之处,这种奇妙之处就是国学那独特的美。

  《论语》———我最喜欢的国学经典,其名言名句至今仍实用,它的道理清晰、透彻,充满哲理,用词准确令我难以忘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告诉我要不耻下问,虚心求教;“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告诉我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知,你就可以获取为师之道。而我们如果按照《论语》这些道理来学习、做事的话,就可以成为一个君子,成为一个令人敬佩的人,而这就是国学的魅力所在。

  国学经典正在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关注,而我们校园也正静悄悄发生着变化。一进校门,老子与孔子相迎,告知我们应虚心求教;为智路、为礼路、为信路的设置时刻提醒我们以礼待人;学校内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让我们置身于国学氛围之中。学校设置的各项“国学”内容活动,从制作书签到亲子阅读,更是从我们涉及到家庭,让更多的人参与国学的熏陶,让国学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博学、慎思、明辨、笃行,袅袅书香,国学经典伴我同行。指导老师 郑虹

  

  校门口的那两座雕塑

  502班小记者 柴诗洁(证号1531407)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我们掌起洋山小学做客,踏进校门的那一刻,一定会被校门口的两座雕塑所吸引。那两位栩栩如生、慈眉善目的老人,就是受人敬仰的老子和孔子。他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我十分敬佩他们。其中,给我影响最大的是孔子。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生教导弟子三千,著名的有子路、子贡、子有等72贤人。从孔子我想到了呕心沥血教育我们的老师。记得二年级的时候,一天下午,老师对我们说:“昨天的作业做得不是很理想,报到名字的同学留下。”我竖起耳朵仔细听,生怕漏下一个字。“柴诗洁!”老师刚报出口,我的脑袋就“嗡”的一下,接下去就什么都没听到了。“柴诗洁!该去办公室了。”同桌拉拉我的衣服,我只好拿好铅笔、橡皮和作业本来到老师的办公室。想不到老师没有严厉地批评我,而是耐心地给我讲解。在老师的帮助下,我轻松地订正好了作业。我心中暗暗感激老师,如果没有老师的耐心讲解,恐怕我到现在还没有订正好呢。

  我想我上课再也不开小差了,怕对不起辛辛苦苦教育我的老师。我也立下志愿,如果有机会,我也去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指导老师 林建耀

  学国学真好

  401班小记者 罗诗琪(证号1531390)

  国学风在我们学校里已经兴起一个多学期了,我们都沉浸在学国学的热潮中,乐此不疲。

  学校鼓励我们的爸爸妈妈带着我们参加做有关国学的手抄报、制作书签、与我们一起阅读有关国学类的书籍。我最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逛书店,一起在灯下阅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听爸爸妈妈给我讲解里面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虽然有时候我并不太理解其中的意思,但还是按着书中文字的节奏,摇晃着脑袋有滋有味地诵读着。当爸爸妈妈给我讲《三字经》中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就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的故事,我深深地被孟子的母亲所折服。孟子逃学时,孟母就割断织机上的布来教育他……书中一个个动人又富有哲理的故事,让我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尊老爱幼、认真读书的道理,让我一下子长大了不少。

  上个星期天下午,我和妈妈正互相探讨着《三字经》的词解,邻居家的小伙伴来找我玩,我拿出了家里的水果招待他们。小伙伴们一下都扑上去,抢自己喜欢的水果。这时,我大声说道:“别抢别抢,都坐好,我给你们读一段《三字经》吧,大家听完再吃。”“香九龄,能温习,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你们知道什么意思吗?我告诉你们,孔融四岁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这是友爱兄长。你们刚才还抢水果,我觉得应该让星星小弟弟先拿。”我的一言一行,在旁边的妈妈看了,直微笑地向我竖起大拇指。

  我们学校倡导的国学教育真好,希望让国学教育继续传承下去,让我们一代又一代发扬中国悠久而灿烂的文化。指导老师 叶碧波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