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川局鼓铸的康熙通宝铜钱。 通讯员 虞永杰 摄 |
本报讯(通讯员 虞永杰 记者 梅薇) 最近,镇海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队员在对该区文保所收藏的一千多枚清朝康熙通宝铜钱进行数据采集时,惊喜地发现了一枚由宝川局鼓铸的康熙通宝铜钱,这为研究清代康熙年间的钱币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依据。 该钱币直径2.5厘米,厚0.1厘米,重2.09克,正面文字是“康熙通宝”,其背为满文记局“宝川”。可遗憾的是,该钱币磨损严重,中间又被钻有四个小孔,遭到了损伤。 康熙元年(1662)清政府下令停铸顺治通宝铜钱,改铸康熙通宝铜钱,纵观康熙一朝,共开设铸钱局二十四处。康熙钱的背文除工部、户部所设的宝泉、宝源两局所铸均为满文外,其它外地各钱局鼓铸的通宝钱,其背文左为满文纪地,右为相应的汉字纪地。因此背为满文“宝川”的实属特别。 后人为收藏和研究方便,将“康熙通宝”钱背满汉文的二十局名合编在一起,形成一首康熙钱“背文诗”。诗云:“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但还出现了“巩”字,又有“密”、“川”、“贵”、“西”等钱局的康熙钱,至今仅见有“巩”、“西”两字,其它尚未见到实物。最近镇海区康熙通宝“宝川”钱币的发现,映证了长期以来有“川”字康熙通宝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