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图汶溪老街的老房子。 |
|
汶溪老街的旁边就是街河。 本版图片由作者提供 |
□叶龙虎 “慈东山水,文溪首焉。”这是乾隆间《溪隐庵碑记》的开篇之句。汶溪处于马鞍山与达蓬山之间的狭长地带,如一条玉带,缓缓地流向东边的大浃江。西边的鄮里是汶溪的源头,沿途汇北溪、夏溪和小桐溪之水,常年不涸,清澈有纹。 文溪市,又称门溪,是宋代慈溪的六大集市之一。元代延祐《四明志》称“色清有文,故以为名”;雍正《宁波府志》说“文种故里,因以名溪”。历代《慈溪县志》沿用了这两种说法,且都没有肯定。笔者以为,文种虽是楚国郢人(今湖北江陵),但他既为越相,汶溪属古越之地,就有在此居住的可能。光绪《慈溪县志》编纂杨泰亨先生说过,生于斯、长于斯、居于斯、葬于斯都是故里。清代诗人冯汝霆也有诗云:“一曲文溪水,传言越相居。山川余霸气,里宅但荒墟。祖道辞犹在,湛身恨孰如。何须辨邹郢,过此重欷歔。”说得多好啊!老百姓口口相传,何辨邹郢?文种故里本来就是美谈。 “元时其地民物富庶,商贾辏集,有酒楼三座,歌管之声不绝。其货多出西北诸山,麦菽茶笋果瓜竹木之类,为货甚多。市之西北名为鄮里。”这是天启《慈溪县志》的记载。据史料记载,宋元时期的文溪市除了商贸、酒肆、客栈,还有许多酒、染、织等作坊,竹、木、铁、银、铜、镴等手工业也很发达,每逢农历双日,街上、船上、桥头摆满了山货、水产和时新的田作货,其热闹甚于城里的大街市。如今,两里多长的老街冷冷清清,只有几家杂货、棉棕、寿品、理发之类小店还在经营。盛名之下,今日已是难副。 进入汶溪老街便是街河了。条石砌筑的河堤,古老的河埠,数座石桥连接着两岸。桥上老翁聊天,桥下老媪浣衣,淡淡的阳光下,古镇弥漫着一种暖洋洋的“慢时光”。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修的三孔石梁桥算是老桥。桥墩条石错缝叠砌,东圆西尖,桥面石板平直衔接,桥栏的东、西分别镌刻“古通济桥”和“大漳桥”。一桥两名,显然是多次重修之故。通济是往来通达之意,以通济作桥名,遍布江南大地。“文种故里桥”更显简陋,单孔,没有桥栏,两块长条石板平铺,是旧时小河上最常见的石梁桥。让人注目的是桥板的东侧有“文种故里”四个字,新近还被刷上了红漆。据住在桥北的一位老人介绍,该桥为民国初年(1912)当地秀才郭玉恒所建。一座普通的小桥,冠以这样一个名字,让人顿起敬畏之感。 镇明岭其实无岭,是当地人嘴巴里的“岭”,属于旧时的风水地名。岭上有始建于嘉庆年间的八部庙,庙西是上街,庙东是下街。得益于长期充当供销社的棉布店,八部庙未遭破坏。它的建筑很特别:三间开前后两殿,抬梁结构,分别在街的两边。前后殿之间设街亭,街亭之顶是戏台的藻井。利用两侧石柱的榫口,插入木梁、铺上木板就成戏台,卸下即为通道。 八部庙是唐金吾大将军孙惟晸的祀庙。将军当年率八部军平定黄巢之乱,为唐室立下汗马功劳。当时明州有海盗、山贼出没,打家劫舍、杀人越货,百姓苦不堪言,朝廷委将军任靖海镇节度使,他建翁山城、设蛟门关,剿抚兼施,很快平定了明州的盗贼之乱。将军去世后,皇帝亲制御文,立庙岁祀。仅慈溪一县,祀庙就达12处之多。“率众勤王勋垂唐代;住居弭盗泽被明州。”后殿石柱上的一对楹联,将将军当年为国尽忠、惠及明州的事迹留传到了今天。 前殿东墙有一古碑,碑额为“浚河碑记”四个篆字。碑文开篇说:“慈邑之东众山之水汇焉,是为文溪,或曰其水清泻成文故名;或曰春秋时文大夫种故里也。”接着记述了疏浚汶溪的意义、创议人姓名和保护溪河的责任,末了还有禁示:不许在河中筑堰捕鱼、恣放牛鸭,不准在两岸私种竹木、堆积石块。碑文落款是嘉庆十六年(1811),为慈溪知县张久照撰。张久照,江苏长洲人,嘉庆十五年至道光六年,曾三次到慈溪任知县,这在慈溪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汶溪的角角落落都藏着历史的痕迹。老街太老了,老得一路都是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