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讲 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5月1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带草与芸香草———

天一阁的两大“护阁神草”

  天一阁庭院中随处可见的书带草
  芸香草
  天一阁藏书楼内悬挂的楹联:长憙青葱多带草,遥知呵护有卿云。
  书带草

  主讲人 应芳舟

  天一阁不仅是书籍的海洋,同样也是花卉树木的世界。明朝嘉靖年间,范钦在月湖西侧建造的这座藏书楼,环境清幽,草木葱郁。据乾隆《鄞县志》记载:“(范)钦筑居在月湖深处,林木翳然。”《甬上耆旧诗》称范钦“筑居在两湖深处,舍径窅曲,林木翳然,不知在城市中”。《四明谈助》也有类似表述。沈明臣曾应范钦之邀参加过在天一阁举行的雅集活动,留下“杰阁雕甍俯翠微”的诗句,展现了天一阁登高览胜、青翠满眼的美好景致。

  在天一阁,人、书、花木,实现了和谐共处。范氏后裔爱护天一阁藏书,也同样爱护包括书带草在内的一草一木。他们将爱护花草上升到整个家族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如道光九年(1829)制定的范氏禁例显示,“前后假山植有花木,今春略为增莳,如有子姓攀折毁伤,罚不与馂(不得参加祭祖活动)一次”、“花坛、假山及一应石砌,毋得扒掘损坏、捶臼捣衣,违者罚不与馂一次”。这种惩罚对家族成员心理上的打击是很大的。正因此,阁中假山园林、草木等能够相对较好地保存下来。

  历代名家记述中的书带草

  天一阁草木丰茂,除了香樟浓荫之外,还生长着一种百合科植物,它遍布在藏书楼、司马第、范氏故居、尊经阁、北书库、东园、南园等处,不管是台阶、树底,还是假山、花坛,差不多有泥土的地方,总能看到它翠绿鲜嫩的身影。四季更替,这种植物却是一成不变,与这座藏书楼同呼吸共命运。这种植物就是书带草。

  书带草在天一阁的历史上也屡被提及。浙东文化名人全祖望曾经数次登上天一阁,为藏书楼留下了《天一阁藏书记》、《天一阁碑目记》、楹联“南望蜜岩为道石质储藏都归杰阁,西瞻祁市应怅淡生沦落早逊高门”、“十万卷签题缃帙斑斑笑菉竹绛云之未博,三百年清秘祥光炳炳接东楼碧沚以非遥”等文字。此外,他还在《久不登天一阁偶过有感》一诗中,发出过“为爱墨香长绕屋,只怜带草未开花”的咏叹。如今藏书楼内悬挂有一副楹联“长憙青葱多带草,遥知呵护有卿云”。这副楹联的作者不知是谁,但所指与全祖望诗中同系书带草,则是清清楚楚的。

  关于书带草,清代人徐珂的记载比较详细。他在《清稗类钞》“植物类”中作过描述:“书带草为常绿多年生草,叶如韭,长尺余,柔软丛生,鲜翠可爱,中央生短花茎,开淡紫色总状小花,实圆而碧。植之庭砌,蓬蓬四垂,堪供清玩。”这是对它所具有的观赏价值的肯定。

  物以稀为贵,反之亦然。书带草的平凡,缘于它的常见。全祖望在写宁波城内日、月双湖的《湖语》中提到“书带之草,遍阶除也”。也就是说,书带草是一种广泛种植于台阶处的绿色植物,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

  有一个人却对平凡的书带草情有独钟,他就是天一阁东园的设计者、园林建筑大师陈从周先生。陈从周不仅将自己的第一本随笔集取名《书带集》,还为书带草写过一篇散文,认为此草甘愿做园林中的配角,不畏寒暑,常青不变,常来修正假山缺陷和花径平直,发挥了不可思议的作用,此外书带草还具有温柔敦厚、朴素大方的美态,是中华民族风格的象征。他的这篇文章名为《天意怜幽草》,写于1983年。三年之后,他指导的天一阁东园宣告竣工。如今天一阁里的书带草以东园种植最为密集,这与陈从周当年提倡在园林中广泛采用“土地上覆盖最好的植物”———书带草有密切关系。

  书带草的用途和蕴意

  说起书带草这个名字,给人的直觉是它的用途,即以坚韧的草叶作带捆扎书籍。那么,是谁率先使用这一方法呢?

  《花谱》、《清稗类钞》均指出这一植物旧时出自山东淄川县郑康成读书处,故名康成书带草。因而,书带草名字的得来与郑康成有关。出于对郑康成的纪念,后人还将书带草称作郑公草。

  郑康成即著名经学家郑玄,据说他家里的奴婢都能读书,尤其善于诵读《诗经》。郑玄为我国一大批传统典籍作过注解,如为《周易》中的《系辞》作注“天一生水”、《礼记·月令》“芸始生”作注“芸,香草也”。

  郑玄没有到过天一阁,也无法到阁。因为他是东汉时期人,而天一阁建于明代,两者足足相差1400年。不过,范钦将自己的藏书楼命名为天一阁,并采用芸香辟蠹的方法,已经说明天一阁与这位名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书是天一阁永恒的主题,书带草成为这一主题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天一阁庭院内广泛种植书带草,既可以迎合藏书楼主人和慕名而来者读书、藏书的心理需求,也是对郑玄的纪念,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弘扬。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书带草不甚了解。不过,对于书带草的另外一个名字———麦冬,知道的人就多了。麦冬又称麦门冬,四明地区是它的主要产地。在麦冬其貌不扬的叶子下面,埋藏着一串串纺锤形的肉质根块。经过处理,可以成为一味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中药材。

  天一阁历来重视防火,并且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达到了令其他藏书楼无法企及的效果。比如阁前开凿天一池、藏书楼与住宅区分隔开,就是出于灭火、防火的考虑。此外,还借鉴“天一生水”,以水克火。这些措施使天一阁免遭火灾的侵袭。作为传统药材的麦冬,主要用于治疗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等疾病,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去火”。天一生水能去火,麦冬同样也有去火的功效,也许与“天一生水”一样,这也是当年范钦老先生的美好用意呢。

  保全天一阁藏书的芸香草

  芸香草则是外来植物,与书带草一起成为天一阁的两大护阁“神草”。天一阁采用芸香草辟蠹(防蛀虫)应该与范钦的人生经历有关。芸香草主要产于我国西部地区,而范钦曾在西部多个省份为官。作为藏书人,他有近距离了解并采用芸香草辟蠹的有利条件。

  芸香草是天一阁藏书文化的精灵。在它的伴随下,天一阁成为数以千计古今藏书楼中最为幸运的一座。天一阁的芸香草,也有其实用性与象征意义:芸香草,以枯亡的形式步入心仪的藏书圣地,芸香辟蠹,芳香四溢,拥万卷藏书而眠,使自身价值得到升华,同时使藏书免遭虫蛀,在物质上保全了天一阁的藏书文化,可谓恰得其所。

  书带草与芸香草,若要从中选出一种作为天一阁的镇阁之草,还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那就姑且让两者并列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