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要 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5月12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听到一句谢谢,再辛苦也值得”

90后护士徐彩玲成为宁波市首席工人

  昨天,在李惠利医院,徐彩玲给病人量血压。 记者 许天长 摄

  □记者 童程红 通讯员 应红燕

  

  白净的皮肤,甜美的笑容,在市李惠利医院呼吸内科病房,1992年出生的徐彩玲看起来有些稚嫩。就是这个像邻家女孩一样的小护士,最近获得了2014年宁波市首席工人的称号。

  昨天,也就是第104个国际护士节的前一天,记者走进病房,走近这位小护士。

  患者都很喜欢这个爱笑的女孩子

  昨天下午,彩玲和往常一样在病房里奔忙。39号病床上的顾奶奶一看到彩玲走进来,嘴角就上扬了。她说,自己最喜欢这个长相甜、声音也甜的小护士了。

  彩玲先调好雾化治疗设备,然后扶着顾奶奶坐起来。老人不住地咳嗽,彩玲一边替她拍背,一边轻声安慰。等到咳嗽稍停,彩玲才让老人含着管子接受治疗,过程中还不停地说,忍耐下,很快就好了。老人点点头,就像孩子一样听话。

  彩玲是衢州人,父母都是农民。她从小练习健美操,高中毕业时却没能考上心仪的艺术院校。“那时候村里有个诊所,里面有个护士姐姐,特别温柔,大家都喜欢她,信任她。于是就想,当个护士也挺好的。”彩玲说。

  不久,彩玲被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录取。2013年7月,她成为市李惠利医院的一名护士,先后在骨科、肝胆胰外科和呼吸内科病房工作。

  彩玲爱笑,工作细心,患者都很喜欢这个爱笑的女孩子,其他的医护人员也很喜欢她。去年,在宁波市护理技能大赛中,彩玲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前不久又获得了2014年宁波市首席工人的称号。

  坦言护士的工作比想象中辛苦

  彩玲说,早在学校的时候,自己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护士的工作会很辛苦,但等到投入临床,才发现,这份工作比想象中更苦。

  在市李惠利医院肝胆胰外科,彩玲待了一年的时间。有时候,轮到前半夜的夜班,其间有十多台手术。一整套术前准备都由一两名护士负责,包括胃管、尿管、引流管插管、皮肤消毒、生命体征监护等。从手术室出来,有些患者对疼痛反应很大,彩玲也要第一时间迎上去,解释、劝导、安慰,消除患者的顾虑,减轻患者的焦躁。

  白班也不比夜班轻松。除了分药、打针,彩玲在各个病房间跑来跑去,为患者做检查前准备,帮患者抽血、量体温、测血糖和血压等。中午,护士们仅有半小时的吃饭和休息时间。

  工作近两年,彩玲很少有一个完整的假期,也没有休过年休假。去年,利用帮班积攒下来的4天时间,彩玲去了青岛和厦门。“其实我想去韩国,但实在是没时间啊。”彩玲说,长假对于护士来说,有点儿遥远。

  “听到一句谢谢,再辛苦也值得”

  去年下半年,彩玲被调到呼吸内科病房。这里老年患者多,重症患者多,护理工作更加琐碎和繁重。但正是这些和彩玲父母甚至爷爷奶奶同龄的患者,给了她很多支持和鼓励。

  有一次,彩玲给一名患者打针,手感不好,连续两次没有找准静脉,彩玲低着头不敢看患者,倒是患者安慰她,别紧张,慢慢来,还说自己的血管细,针不好打,不怪她。患者的体谅,让彩玲心里暖暖的。

  上周的一天,彩玲轮到后半夜的夜班。有一名肺癌晚期的患者,不停地咯血,从夜里1点到清晨6点,彩玲跑过去十多趟,先帮患者拍背,然后用吸痰器吸血,最后给他戴上氧气面罩。“人病到这份上,已经回天乏术了,我只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让他最后能舒服一些。”彩玲说。

  早上7点,患者走了。患者的姐姐在悲痛之余,特意找到彩玲,跟她说了一句,辛苦了。就是这一句话,让彩玲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她说:“医护人员的付出,患者和家属都是记在心里的,他们在那么痛苦的时候,能向你挤出微笑,能对你说声谢谢,再辛苦也值得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