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关 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5月1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60级又陡又长台阶“拦”住上桥路

南翔桥辅桥的非机动车道几成摆设

  ▲不少市民不愿意推着电动车或自行车上下陡坡,而是在机动车道内行驶。
  记者 许天长 摄

  □记者 吴震宁

  

  在机场路往南过了鄞州区的联丰村道,有一座南翔桥横跨在奉化江上。这座桥上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电动车、自行车行驶在主桥的机动车道上,与飞驰的机动车抢道,然而与此仅一道水泥护栏相隔的辅桥上,宽敞的非机动车道却因两头引桥长而陡,无人问津。昨天,记者到现场实地测量引桥的坡度,并推着电动车上下了一趟,发现确实难度不小。

  骑车的要走机动车道

  市民应先生每次开车经过机场路南段的南翔桥时,总能看到不少电动车、自行车悠哉地骑行在机动车道上。之前他一直认为是这些骑车人个人的原因,直到昨天,他特意去瞅了瞅一旁的辅桥,才发现问题所在。

  “原来辅桥两头的引桥又长又陡,每段引桥由60级台阶和边坡组成,其高度和坡度让人望而却步。”应先生说,他尝试着走了一下这段引桥,发现不仅上桥吃力,下桥也不容易。“徒步都很累,更别提推着几十公斤重的电动车了。也许大桥的设计者早已发现引桥存在的问题,所以特意在每段引桥上下的地方,竖起了‘非机动车 下车推行 冲坡危险’的警示牌。”

  昨天下午,记者在南翔桥上确实看到了很多电动车、自行车骑行在主桥的机动车道上。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骑车的市民,对于为何不走非机动车道,他们给出的答案如出一辙:辅桥的引桥实在太陡了,根本不是为他们这些骑车人设计的。

  推车上桥困难重重

  记者随后和一位骑电动车的市民小李一起做了个现场测试。沿着边坡,记者往上推行电动车,每6级台阶一段的陡坡,非常吃力。虽然记者最终把电动车推上了辅桥,但已经累得满头大汗。而小李也尝试着推了五六段陡坡,感觉车子实在太沉了,最后不得不拧着把手启动车子,硬着头皮快步往上跑。

  “我还年轻,跑得动。要换成年纪大点的或妇女,这么又长又陡的引桥,他们肯定吃不消的。”小李摇摇头说。之后,他尝试着把车往下推了一段,这次他不得不捏紧前后刹车慢慢让车往下滑。但为了避免车子滑得太快,他一边往下走一边向后倾拉着车子。记者也尝试了一下,感觉下坡比上坡要难得多。

  就在推车上下做测试的一会儿,记者发现有不少骑电动车的市民来到引桥下,在看到桥这么陡后,又折回去驶上了机动车道。“这么陡的坡,是给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推车上下的吗?如果出了意外,车砸坏了倒还能修,人要是摔伤了,找谁负责。”几乎每天都要走南翔桥的邢大爷告诉记者,他每次过桥都走主桥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成了摆设,就是因为引桥存在的设计缺陷。“根本不是给骑车人走的!这样的非机动车道造了也是白造!”

  市民已有多次反映

  记者随后测量了引桥每一段陡坡的坡度,发现几乎都在13度到14度之间。对于这样的设计,鄞州区交通质量安全监督站的邱站长表示,不存在设计和规划问题。

  “至于市民反映的引桥推车上下困难,其实在南翔桥施工初期,我们就已预料到了,桥梁的规划方、设计方也是尽了全力,把引桥造到这个程度。”邱站长无奈地表示,由于南翔桥所处的地理环境,既受到栎社机场的限高,又受到周边工业园区的用地规划,以及建设的技术条件等限制因素的影响,所以引桥只能造成这个样子了。

  到今年7月,这座南翔桥建成通车就满两年了。邱站长向记者透露,从大桥建成至今,市民对引桥难上下的问题反映和投诉几乎没有断过。但是他们也实在没有办法改变这个现状,让非机动车道能够物尽其用。

  难道,花了巨资建造的南翔桥,就真的只能这样了?骑着电动车、自行车过桥的市民,就只能走机动车道,与行驶时速80公里/小时的机动车抢道吗?对此,本报将会继续关注。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