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庆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汉乐府·陌上桑》不仅描写秦罗敷美丽动人,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也展示了汉代服饰,其中有像明月一样的“珰”,最让人遐想。 珰是戴在耳垂上的饰物,相当于耳坠、耳钉、耳环之类。戴耳珰的习俗,起源于少数民族地区。到了汉代,载耳珰已经风靡全国了,珰成了当时妇女常见的一种耳饰。晋傅玄《有女篇·艳歌行》就有“头安金步摇,耳系明月珰”的记载。 珰外形近似现代腰鼓的形状,中心穿孔,两端或一端较为宽大,呈喇叭口,中部有明显的收腰。整件器物重量较轻,体积较小,一般长度在2厘米至3厘米左右,直径约1厘米。佩戴者必须先在耳垂上穿孔,并且将耳孔撑大,戴时将其贯入孔中,因两端粗于中央,戴上以后不易滑脱。 珰的材质有金、玉、银、玻璃、骨、象牙、玛瑙、琥珀、水晶、大理石等。其中玻璃耳珰在当时最为普遍,古代人们称玻璃为“琉璃”,《汉书·西域传》注:“琉璃色泽光润,逾于众玉。”五光十色的玻璃,比玉还要光亮美观。因此两汉南北朝文学作品中,多次提到明月珰,就是玻璃耳珰,如《孔雀东南飞》的刘兰芝:“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玻璃耳珰,主要有无孔珰和有孔珰两种。无孔珰两端大,中腰细。一端呈圆锥形,另一端呈鼓起的圆珠状。戴的时候,以圆锥状细端插入人耳垂的穿孔中。这种玻璃耳珰戴上以后,从正面看去,只能见到露出在耳垂前面的圆珠,所以当时人们称它为“圆珰”。有孔珰中有纵贯的穿孔,用以穿线系坠饰,坠饰多为玻璃珠、玑、小铃之类。玻璃耳珰大多数为蓝色和深蓝色,其次为绿色、墨绿色、蓝紫色、黑色、浅绿色和白色。多数透明,也有半透明的。 隋唐时期,珰已逐渐被耳钉代替。只是偶尔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春雨》中也作“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现实中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