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身边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6月01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看“赵本山”
理发店老板的手机就响了

  进门墙上的“赵本山”是顾客画的,很多人以为是老杨。记者 沈之蓥 摄

  □记者 沈之蓥

  

  老杨今年65岁,在江北浮石社区开了间小理发店,理发店不到10平方米,只要9元便可理发加洗头,顾客多是社区居民。

  老杨的理发店有个标志蛮醒目:门旁的白墙上画了幅人物像,看上去跟老杨挺像。

  前两天,记者过路时看到,问老杨:这是不是你啊?老杨笑笑说,好多顾客都以为是他,这其实是年轻时的赵本山,是一位男顾客帮他画的。

  这幅画的参照物是老杨从报纸上剪下来的一张赵本山照片,作为理发师,老杨觉得赵本山年轻时的这个发型还是不错的,就剪下来放在店内。

  画画的男顾客30岁左右,老杨知道他学过美术,就请他在墙上帮他画一幅。男顾客走近看了一眼报上的照片,拿着铅笔,用了不到10分钟就搞定了。

  为什么要请人在墙上画幅画呢?老杨说,5年前,他自己动手弄了一套感应呼叫装置,只要顾客进门,即使他不在店里,过一会他的手机铃声就能响起来。

  他觉得,有了这幅画,顾客进门时可能会先看两眼,而呼叫系统的感应器正好对着这个方向,接收时可能会更灵敏一些。

  老杨让记者试了试,果然走进店里没几秒钟,他的手机就响起来了。

  老杨的家就在理发店对面的楼道里,有时候他会回家坐坐,有了这套装置,人不在店里也能知晓店里有没有来人。

  他说,以前店门关着,楼道口停着的电瓶车自行车被偷过不少,店门开着,哪怕人不在,小偷倒不敢轻易下手了,“这套装置放在5年前还可以,现在不稀奇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