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2%,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专家分析认为,近期蔬菜、水果、鸡蛋等农副产品价格下降拉低了物价总水平,但随着猪价油价的上涨,预计后期CPI将有所回升。 鲜菜等价格涨幅回落明显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5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6%,非食品价格上涨1.0%。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同比上涨3.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22个百分点,成为推动食品价格同比上涨的主要因素。此外,鲜菜价格同比上涨6.5%,粮食价格上涨2.4%,鲜果价格下降3.2%。 对于5月份CPI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的原因,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认为,部分商品同比涨幅回落较为明显,其中鲜菜、家庭服务价格涨幅分别回落0.7和0.2个百分点;飞机票、鲜果价格由涨转降;蛋价降幅扩大9.5个百分点。记者采访了解到,在CPI同比涨幅回落的同时,近期不少商品特别是蔬菜价格相比上月也有明显的下降。在上海多家大型超市及农贸市场,相比于5月初,青菜、鸡毛菜、菠菜等叶菜价格每公斤均价下降1元以上。在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白菜类、茄果类、菜豆类价格相比上月均下跌30%以上。 猪肉价格迎来上涨周期 余秋梅说,从环比看5月份CPI变动有四个特点。一是季节因素影响部分鲜活食品价格下降;二是猪肉价格恢复性上涨;三是政策因素影响烟草价格上涨;四是国际因素导致汽柴油价格略有反弹。 近两个月来,全国各地猪肉价格普遍上涨,业内分析认为,受生猪供应相对偏紧影响,猪价已迎来上涨周期。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4月中旬以来,全国猪肉价格总体呈小幅上涨走势。与4月16日相比,6月4日,全国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价格分别上涨4.9%、4.6%,部分省份涨幅超过10%。 专家分析认为,近期鸡蛋、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将稳中有降,但受猪肉价格、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流动性增加等因素影响,CPI预计将小幅回升,而全年平均物价水平仍将低于去年。 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