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地理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6月2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忆中的天童街

天童小白塔远景
天童老街 本版照片由作者提供

  □应金宝

  

  天童街在鄞东山区,位于太白山南麓,距宁波约25公里。天童街依山傍水,山绿水清,房屋鳞次栉比,街面整洁,民风古朴。

  天童街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在不足1500米的街路旁,就建有三祠(王、蔡、徐三家祠堂)、两亭(福善亭、南熏亭)、一庵(广济庵)、一庙(太白庙)和一堂(僧学堂),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是鄞东十八街之一。

  天童街东西走向,西从小白岭下的张监桥起,东至僧学堂。街分下、中、上三段,街面是清一色取溪中鹅卵石铺嵌而成的“石弹子”路,路面两侧略倾,并筑有排水沟,能做到小雨不湿鞋,大雨不积水,只要雨住风一吹,路面即清爽干燥。所以有民间谚语云:“天童街也勿坏,一埭溪坑一埭街,解开包袱换新鞋。”

  下街———从张监桥到蔡家弄,以应、王两姓为主。应姓人家多住在街北的石苍岙。王姓是近代望族,曾在明清出了几位进士。而生于1888年的王嘉瑞,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先后在宁波和上海创办了恒丰印染厂、恒丰织布厂、火柴厂,在沪甬两地印染纺织行业中独占鳌头。位于下街后山坡旁气派很大的“吉房”,就是王嘉瑞为供其父养老所建。解放后直至1992年撤区并乡,吉房一直作为天童乡政府驻地。

  从张监桥往东约50米是福善亭(俗称新凉亭)。亭内四根石柱上镌刻着两副对联:“万里逢春太白山下皆吐翠,百花向阳天童街上尽朝晖。”“走走歇歇喝杯清茶精神爽,坐坐聊聊海阔天空论兴亡。”亭内置有板房茶室,由善男信女免费施茶,时常有过路人在此小憩。

  与新凉亭毗邻的是广济庵(也叫新庵)。此庵占地两亩多,分内外院,外院种植梅兰竹菊及各类花草,一年四季清香四溢;内院大殿有观世音菩萨,每逢初一、月半,众多善男信女在此烧香拜佛祈求平安。

  从张监桥到新庵沿路两旁有数十棵古松,高大挺拔,枝叶苍翠,须两人合抱,是入天童寺“万松关”的一部分。

  在新凉亭和王家祠堂街对面建有石碾三台,是乡民碾谷米之处。过了祠堂,沿街两旁有众多店铺,如杂货店、大饼店、剃头店、绱鞋店、油漆店等。

  中街———西起蔡家弄,东到纪家弄,以蔡姓、史姓为主。在蔡家弄口上首,建有蔡家祠堂。该祠堂于上世纪30年代后期不幸遭遇火灾,虽经众人奋力扑救,保住了后殿,但其余建筑都毁于一旦。

  中街有中医诊所、轧米厂、贳器店、打铁店、裁缝店、糕饼店等,并建有石碾。

  上街———从纪家弄至僧学堂,以徐、陈两姓为主。徐姓也是望族,在明代曾出过数名进士,有一位官至殿前御史。在上街东段,建有徐家祠堂,祠堂前也设石碾数台。

  位于上街最东边的僧学堂,是由天童寺出资建造的一幢二层楼房,共有七间,是天童寺物资暂储处和朝圣者去天童寺途中歇息之地。新中国成立前这里还曾办过学堂。

  上街的中心在太白庙。太白庙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曾作为天童乡中心小学的校舍,现已按旧制修复,只把西侧的管理用房改建成了村老年活动室。太白庙附近不仅有饭店、客栈、肉铺、咸货店,还有万寿堂中药店、烟酒糖果店、理发店等。这里是天童街最热闹的众人聚集地。

  出天童街向东北,顺着万松关的松树长廊,踩着荷花石板,经由伏虎亭、古山门、景倩亭三个独立的山门,便到了著名的东南佛国———天童寺。宋代曾任鄞县县令的王安石有诗赞曰:“山山桑柘绿浮空,春日莺啼谷口风。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旧时,天童寺香火兴旺,朝山进香的人群陆续不断,而天童街是这些朝圣者的必经之地。香客们乘航船到小白河头,再沿山路翻越小白岭,然后过天童街上天童寺。

  小白岭是天童街西头的一道屏障。岭上有一塔一亭。塔分七层,高约30米,六角玲珑,名五佛镇蟒塔(俗称小白塔)。相传是唐会昌年间天童寺方丈心镜法师用石馒头镇服大蟒后所建。塔旁还有一亭,名“揖让亭”。传说,宋时状元张孝祥和育王寺住持大慧禅师同往天童寺,天童寺住持宏智禅师在岭上相迎,于道旁小亭歇息,彼此谦让不已,张孝祥十分感动,据此题“揖让亭”三字。

  天童街像一条玉带,一头系着天童寺,一头连着小白岭。千年古刹的晨钟暮鼓和五佛镇蟒塔的佛光瑞气浸润了她,她留给人们许多美好而绵长的记忆。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