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盒装七枚清乾隆御用玉扳指 |
□朱积良 图中这套盒装7枚玉扳指为清乾隆御用品。这套玉扳指中有白玉扳指两件、碧玉扳指两件、汉玉扳指一件、青玉扳指一件、赤皮青玉扳指一件。所有扳指中膛大小、式样基本一样。其中,碧玉、汉玉、青玉四件扳指上都刻有乾隆帝的御制诗,做法都是常用的回纹边或万字纹边。有趣的是这套玉扳指外套为一剔红海鱼图圆漆盒,由盖和底两部分合成,盒盖外及底雕落花流水纹,盖上三条鱼戏于滚滚波涛之中,刻画生动。由此可以看出那时雕工成熟,包装非常考究,显示了乾隆时期宫廷御用器物的基本风格和特点。 玉扳指又叫玉谍,又称“板指”、“班指”或“梆指”。本意是拉弓射箭时扣弦用的一种工具,套在射手右手拇指上,以保护射手右拇指不被弓弦勒伤的专用器物。后来引申为能够决断事务,具有身份和能力的象征。其实,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就发现有扳指的存在了,最初可能有皮质等一些较软材料制成的扳指,好一点的才会使用材质更为坚硬的。 随着年代的变更,扳指从实用到装饰,又从装饰到古董逐渐演变,材料和形制在各个朝代也有所不同。譬如商代的玉扳指还有拉弓护指的功能,不仅较后来的扳指更长,而且其上有槽痕,到了战国就开始变短。汉代的扳指出现玉片形状,类似于玉佩,带有用来拉弦的小钩,但这个时候的扳指已经不能承受拉弓那么大的力量了。宋代出现了一些仿汉代的扳指,其样式更是多种多样,有片状的,也有矮筒状的。时至清代,扳指呈圆筒状,一端边缘往里凹,一端边沿向前凸,因为其材质更加圆润、光滑,所以更加难以用来射箭,而成为一种装饰、身份以及流行趋势的象征。 现今在艺术市场上,大件的艺术品价格未必比小件的价格贵,决定艺术品价格高低的因素很多,比如艺术品的年代、题材、存量、品相、藏家的喜爱程度等。若是艺术品背后有曲折的经历、美丽的传说、动人的故事,往往会受到各路藏家的青睐和追逐,成交的价格也时常会出人意料。如扳指就是如此。据悉,当年八旗子弟对扳指极为重视,人手一枚,佩带成为习惯。清军入关前,满族人通用鹿骨扳指,以有眼者为贵。清朝历代帝王对扳指钟情有加,主要是出于维护和保持对满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需要。清宫造办处时常组织各地工匠制作精美的玉扳指供宫内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