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4路班组长张国辉接过保温盒。 通讯员 董美巧 摄 |
|
徐老师手工制作的一封感谢信。 通讯员 董美巧 摄 |
□记者 马涛 通讯员 董美巧 “一趟趟公交车成了运送母乳的专车,一个小小的保温盒连接起了普通乘客与驾驶员之间的感情……”昨天,一封感谢信送到了市公交总公司镇海公司,表扬374路公交车的全体驾驶员。寄信人很有心,信封是用卡通贴纸手工制作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谢意。 一位幸福妈妈的烦恼 写这封感谢信的是徐玲芳,今年28岁,是名幼儿园老师。她的家住在镇海炼化附近,上班地点位于澥浦镇中心幼儿园。 从镇海炼化到澥浦镇,374路公交车,是徐玲芳必乘的一条公交线路,每天来回,单程就有19站。 去年11月,徐玲芳当上了妈妈。平时就喜欢小朋友的徐玲芳,这时不知道有多高兴。 今年2月份,徐玲芳休完了产假,要回幼儿园上班了。这时,一件烦心事摆在了面前,那就是中午儿子的哺乳问题。 “谁都知道,宝宝最好喝母乳,医生也说这可以提高婴儿的免疫力。”徐玲芳说,她上班后,就只能让婆婆在家带小家伙。幼儿园提供给母乳期的妈妈,每天一小时的哺乳时间,如果中午要赶回家的话,仅在公交车上就得花掉至少一小时,根本来不及。 徐玲芳和家人反复商量,最后想出个办法:374路公交车每天正好路过,可不可以请驾驶员师傅,帮忙把母乳从澥浦带回镇海炼化? 一趟接送母爱的大巴 洪家业是374路的老司机了,至今仍记得徐玲芳第一次找他的情景。 “那天,在澥浦镇政府停靠点,一个女乘客拎着个保温盒,有些怯生生地问,能不能帮忙把东西带到镇海炼化去。”洪师傅回忆说,他对那个乘客有印象,每天都会坐这趟车的。 洪师傅是个热心人,了解到了事情原委,当下就答应了:“放心好了,保证给你带到。其他师傅那里我跟他们都打声招呼,没事的。” 徐玲芳说,想到主意的时候曾觉得自己会不会有些唐突,却没想到这么顺利。她看到洪师傅接过保温盒,小心翼翼地放在驾驶座旁,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随后,她通知丈夫顺利取到了保温盒。 这一天是3月5日,正好是“学雷锋”纪念日。 接下来的日子,果然如洪师傅说的一样,每个驾驶员都热心地为她捎带起了保温盒。每天中午11点半,徐玲芳准时等候在站点,向驾驶员递上保温盒,并送上一声“谢谢”。 一连4个多月不间断的免费运送,这条线路上的15名驾驶员,都认识了这位每天给孩子送母乳的妈妈。 一份满溢谢意的信件 “现在学校放暑假了,我在家里带宝宝,不用麻烦公交师傅了。”昨天,徐玲芳说,趁着休息,她亲手折了信封,写了封感谢信到公交公司。 在信中,徐玲芳写道:“由于各位驾驶员师傅的帮助,我儿子每天能吃上新鲜的母乳,比其他上班妈妈的宝宝幸运许多。可以说,我儿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驾驶员师傅的一份辛劳呢!” 徐玲芳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因为工作忙忘记通知家人来取了,“驾驶员师傅不但把保温盒保管得好好的,还千方百计联系上我,让下一班的驾驶员送到我老公手上。” 记者了解到,374路的15名驾驶员,全是男性。一帮大老爷们,帮一个乘客每天捎带母乳,在公交公司内部传开后,不仅得到同事们的赞许,家人们也为他们点赞。 “我们能体会到一个母亲的心情。其实,这只是举手之劳,但对孩子的母亲来说,却比什么都重要。”374路班组长张国辉表示,等开学了,这份爱心他们会继续延续下去。 一条传递爱心的线路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374路公交车的爱心传递早有传统,并非送母乳一例。 在澥浦公交站点附近,当地人叶晓岗师傅经营着一个报刊亭,至今已经15年。叶师傅因患小儿麻痹,平日依靠轮椅生活。尽管仅有几平方米大小,但这个不起眼的报刊亭却是一家人的生活支柱。 然而,当时报刊亭还没开张就碰到了难题———叶师傅订阅的报刊杂志量少,邮局配送网络还没有覆盖到这里,怎么办? 几经思考,家人出了个主意:请公交司机帮忙。叶师傅试着去求助,没想到他们一口答应了。 从此,每天早上9点前后,374路车开车途经澥浦站,驾驶员都会按下喇叭。听到“嘟嘟”声,叶师傅就迎了出来,接过驾驶员抱下来的成捆的报纸。 据当年的驾驶员张国辉说,374路公交班组有条不成文的规定:每天上午8点半至9点半这段时间发车的司机,出发前都要去调度室问下“报纸到了没”,然后顺路将报纸杂志带到报刊亭。 这一顺路就坚持到了2013年,直到邮局报刊配送终于覆盖到了叶师傅的报刊亭。 叶师傅说,前前后后有30多名驾驶员给他送过报纸,基本上每个人的名字他都记得,“我永远记得他们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