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地理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8月09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宋诏桥路话今昔

  □冯炜达

  

  同全国的许多地方一样,鄞州区的不少地方都是因建筑而得名,如原杖锡乡因寺而得名,原来的钟公庙镇因庙而得名,原百梁乡、洞桥乡等是因桥而得名。同样,宋诏桥村是因桥而得名的。

  宋诏桥村原由杨家、大朱家、小朱家等6个自然村组成。现在的彩虹社区就是由原来的杨家和大朱家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因桥得名,路因村得名。北至南转向东南方向的宋诏桥路始建于1994年6月,北起江东区兴宁路,从涵洞穿过萧甬铁路鄞州段,进入中河街道转东南,交永达路、甬兴路,东南至江东区中兴南路,全长600米。这里曾经是农贸摊贩市场,脏、乱、差尽人皆知,成为城乡接合部的一个缩影。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尘土飞扬的沿河通道如今改建成双向四车道水泥马路。一边从黄鹂和凤凰两个新村逶迤而过,一边新砌青石护栏,沿着宽阔的中塘河缓缓而行。

  后建的宋诏桥路虽然越来越宽敞,但作为“老祖宗”的宋诏桥却显得越来越瘦弱、苍老,并渐渐地湮没在日新月异的城镇建设之中。宋诏桥,顾名思义,想必与宋朝皇帝下的诏书有关吧?据传,南宋高宗被金兵追逐,躲入这里的一座破庙内而脱险,后下诏书修建此庙和一座小桥,桥名就叫“宋诏桥”。这个村也因桥而得名,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其实,关于“小康王逃难经宁波”,“村姑智救小康王”的传说有许多种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是“高桥版”。当然,还有“涨鑑碶版”“象山版”和“宋诏桥版”等。而“宋诏桥版”也有异曲同工的传说。

  上世纪30年代中期,为了发展家乡的内河航运事业,当地开明绅士、乡贤能人曾慷慨捐资,沿着中塘河,从宋诏桥、白鹘桥到莫枝方向,分段清淤河道、用块石驳河坎,宋诏桥就是在那时重修的。还得浇铸混凝土,上面再覆盖大石板。桥的两端由块石砌成台阶,桥下专门设有“天灯”,为夜间过往桥洞的纤夫照亮脚下的纤道。桥的两头分别为挡皇庙、土地堂,还有三间凉亭,常年为过往行人施茶、送草鞋。

  现在看到的呈弧形的钢筋混凝土桥面虽然显得苍老孤单,但依然坚固如初。原水泥护栏两边“宋诏桥”三字已被凿掉。1966年为方便排涝而建造“五洞闸”,桥面扩大了一倍多,原“宋诏桥”也随之改名为“排涝桥”。至1983年,由永胜大队恢复为宋诏桥村时,桥名又恢复为宋诏桥。

  沿着已被磨得光滑、圆润的石台阶走到宋诏桥下时,有一个绕着桥脚而伸出的河埠头,附近居民经常来此洗涤衣物———这就是当年建桥时留下的与桥脚连为一体的“桥带”———即桥洞纤道。这是一段历经沧桑数百年、至今保存完好的古纤道。

  尽管宋诏桥路始建于1994年6月,但以前这里曾是一条已被遗忘的古纤道,由此向前后延伸,随着中塘河,连接着莫枝、横溪等地。年轻的宋诏桥路,虽因村、因桥而得名,但它的前身是一条有着数百年史迹的沿着中塘河而行的古纤道。

  如今,悠长而曲折的纤道已不存在,但桥带还在。这段桥带仍默默地坚守在苍老的桥脚下,见证了宋诏桥路从无到有、由狭变宽的沧桑巨变。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