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柏田 四处是静静的夜。飞机在一万米的高空平缓滑行,杯水不惊。在飞越天山上空时机身有了些微的颠簸,机组小姐说是气流活动频繁之故。出了机场,刚下过雨的乌市,空气中有种久违的湿意。但在次日一早去往吐鲁番的途中,这湿意渐渐消散,终至于无了。 去吐鲁番要途经达坂城,这个小城以前是驿站。因了王洛宾的那首著名的歌,人们都以为达坂城里到处是长辫子的漂亮姑娘。但我所见到的达坂城的姑娘,并没有他歌里说的漂亮。据说王写这支歌是为了在造路时鼓舞士气。在这个小城的附近,南部的天山和北部的博格达山之间宽阔的平原上,有一个规模为亚洲第二的风力发电厂。此地向东一百七十里,便到吐鲁番。这个地处新疆中部的低洼盆地,以出产葡萄而著名———“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因为气候干燥少雨,此处出产葡萄也就不足为怪。这里的年降水量才120毫米,而蒸发量达到了3000毫米,人们能在这里居住生息,全赖“坎儿井”之功。这是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天山雪水的一项地下水利工程,据说《史记》中就有记载的,与长城、京杭运河并称中古时代的三大工程。十九世纪中叶林则徐发配至新疆伊犁时,曾对之进行改进,故当地人又称之“林公渠”。全疆境内的坎儿井共5000余公里,全是由人在地底下爬行、垦挖而成,这是多么浩大的工程。为了改变生存状况,人真是什么都做得出来。有谁想象过在地底下像鼹鼠一样爬行的一生? 这里是中国最热的地方了,叫“火洲”(又作“火州”),火焰山在日光下通红透亮,天却澄净透明,蓝得发着暗。 正午的高昌故城,直射的日光几让人眩晕。这两千年的城廊,那一代代的生命穿过落日的灵棚都去往何处了呢?“地势高敞、人庶昌盛”的高昌,现在连一只飞鸟的影子都看不到,扑面都是黄土,黄土,黄土。 此城为西汉车师都尉国的都城,维语曰伊都护城,为王城之意。西汉时李广西讨大宛,他在那里建造了屯驻士卒的“高昌壁”。据传汉武帝着令寻汗血宝马,校尉与士卒跋涉于此沙漠火洲,长久粮草决绝,音信渺茫,直至将军李广利攻破大宛,方获汗血宝马,高昌由此繁荣起来,成为西域及丝绸之路要冲,最多时人口达六万之众。公元5世纪以后,它一直是北凉王朝的都城。高昌国国王数百年间,多有更替。尤以鞠氏传国九世十王,为高昌国鼎盛期。7世纪中叶,唐朝军队进入高昌,设立西州都督府。9世纪中晚期,回鹘人在这里建立了高昌回鹘汗国。上得城中丈余高台四望,可见城呈方形,子城、内城、宫城(可汗堡)依稀可辨。城计长3600米,与《隋书·高昌传》所记“周回一千八百四十步”相合。街衢城廊,断墙残垣,街衙、市集、军营、角楼、佛塔、寺院、殿堂、门廊和护城河道的遗迹尚存,只是都被千年风尘蒙了,只是那一代代的生命如树叶飘零归于尘土了。走在这千余年前的街道上,土屋历历,耳边依稀有市集的叫卖声、儿童的嬉闹声、马蹄声和风吹酒旗声,又有披甲将士疾驰而过,有胡女嫣然回眸,想想脚下踩着的竟是一千余年的历史,心里顿生异样,举手抬足皆见庄严了。 千年风华,却又全被岁月抹得混沌一片,留下的只是苍凉。时间真是天地间最伟大的使者了。 坐着小驴车到了城中大佛寺,寺中壁画残迹犹存。据传贞观二年(628)春天,玄奘西行至此,礼佛的高昌王优礼殊厚,大唐三藏和尚玄奘在此讲经说法一月。他答应高昌王西天回返时会再来,然而当他从印度取经回来时,在莎车国听说此城已破,高昌王死,遂改变了方向经由南疆回到了长安。关于这个六万多人口的都城的消失,一般的说法是毁于13世纪下叶蒙古贵族发起的一场战争,1275年,蒙古贵族海都、都哇、卜思巴领兵十二万围攻高昌城,半年后城破,当时的高昌王被迫远走甘肃永昌,四十年后,高昌王虽“领兵火州,复立畏兀尔城池”,但繁华难追,再也无法恢复昔日的盛景了。 日光照着满目残垣断壁,看着这个泥筑的大城,在大漠中灿烂,而又静默着,一时无语了。
|